○ 从江县秀塘中学 陆恒波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给我们教育教学带来更多新的挑战和任务,既要做到减负增效,又要做到教育真正的公平。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三维目标、新的教育理念,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理念,实现新目标,是我们初中生物教师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努力深化实验改革,倡导科学素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我们必须着手于对新教材的专研和利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手段、措施。更新自我的观念和知识,在不断对新教材专研学习过程中找到生物学习中理论和实验之间的有机结合点,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能力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已逐步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多媒体教具,使生物课变成“生物”,使实验课变成学生主动的“试验课”。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他们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经过笔者多年的农村初中教学经历和经验,总结“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方法探究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更新生物实验教学观念和实验教学模式
更新实验教学模式,就是要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中吸取营养,学习运用多种有效的模式进行实验教学。要求我们注重探究性实验,实施实验教学的改革,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只是“照方抓药”“照葫芦画瓢”的陈旧实验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及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
二、教师实验教学观念的转变
创新——就是指能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而培养创新人才正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教育核心任务。所以,作为站在基础教育一线上的我们,就更应该抓住新课改这一大好时机,加强培养和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努力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极力转变自身教育教学观念,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创新思维、业务水平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幅上升,以满足现代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求,要“续为人师者,则必继温故而知新”。
三、改变实验教学方式,更新实验手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实验学习意识和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方法的更新,使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和学生实验探究、学习知识的效果都得到了提高,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实验教学内容完善和充实,使学生通过主动实验探究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验探究知识,既有创新思维收获,又增强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从而大大改善了学生的生物知识结构,为科学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也为培养经济时代的生物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剖析学生现状,按照学情高效开展实验教学
新课改理念要求实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设法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为此,我们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编排,将基础、知识面、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分配,更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探究《显微镜的使用》的原理及实验操作时,笔者给学生合理分组,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调试操作,要求同组同学观察监督并随时写出操作同学的操作错误。组内各同学共同讨论、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积极转变角色,以促进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此达到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动手,个个有收获的目的,激发了学生从实验操作中获取真知的兴趣和创造热情。做到还给学生主动探究权,让学生在“玩”中培养创新能力;做到注重实验的开放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中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作为培养人才的奠基石的我们,要改变实验教育教学方式,更新实验教学观念,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势在必行。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新课改理念,体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时代新知识接受的最前沿人选,要先具备培养新型创新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创新型教师。只有具备强烈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明确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创新能力才是新型教育真正的核心,才能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也才能使我们农村学生享受真正的素质教育和真正的实验探究学习;才能使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标准在我们农村学校得到真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