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27日

担当履责“主心骨” 抗洪救灾“排头兵”

—— 记从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丙妹镇党委书记杨勇

○ 通讯员 万宗玲 江春燕 欧正燕

在自然灾害面前,他临危不惧,冲锋在前,为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在特大暴雨袭击中坚守抗洪抢险一线,哪里最危急、哪里最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他就是从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丙妹镇党委书记杨勇。

6月17日夜至6月18日清晨,从江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其中丙妹镇多个村寨山洪暴发、房屋受损、道路冲毁、耕地被淹,受灾严重,情况十分危急。面对汛情,杨勇冷静沉着,指挥调度有条不紊,在危险面前,他始终冲锋在前,战斗在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汛情就是命令,抗洪就是责任

6月18日凌晨,暴雨倾盆,一点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书记,小融村暴发山洪,急需支援!”接到险情报告,杨勇立即穿上雨靴,组织6名干部组成抢险突击队前往最先遭受山洪袭击的小融村,组织群众开展抢险救灾。

汛情就是命令,抗洪就是责任。一到村里,他立即指挥党员干部组织群众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全力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他迅速调度各村受灾和抗洪抢险情况,并根据雨情、汛情、灾情及县级指令,把全镇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压实各班子包片联系责任,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各村“两委”迅速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群众守望相助,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在杨勇的指挥下迅速反应,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和临灾“叫应”机制,把防汛措施落到点位,有序开展抢险救灾,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共转移894户4303人,将涉险人员全部安全转移,全镇无人员伤亡。

既是抗洪指挥官,又是抢险排头兵

时间就是生命,容不得半点耽搁。小融村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后,杨勇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立即赶往刚刚报来汛情的龙江村。

龙江村距从江县城20公里,洪灾导致公路沿线多处山体滑坡、道路垮塌,救援通道基本阻断,车辆无法通行,伴随着暴雨,路上还不断有石头从山上滚落。面对险情,杨勇顶着暴雨,踩着淤泥,带领抢险突击队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赶到龙江村。

到达龙江村后,在支援力量无法立即到达的情况下,杨勇带头查看受灾情况,安抚受灾群众,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奋力抢险。

6月18日下午,从江县临时组成了83人的应急抢险突击队,杨勇迅速转换角色,立即投入到抢险“排头兵”的队伍中。

泥泞中他艰难前行,逐户逐人清点受灾人数;大雨里他小心翼翼搀扶老人渡过险路;洪水中他肩扛手提帮助群众搬运物资;日晒下他汗如雨滴清理道路障碍……短短5天,龙江村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一线持续奋战,重建刻不容缓

6月19日,洪水渐退,原本优雅古朴的龙江村平寨已满目疮痍,倒塌房屋的木料堆积在河床、围墙已成残垣断壁、淤泥布满了洪水淹过的地方……看到此景,杨勇既焦急又心痛。

杨勇深切认识到,灾后重建不能“等靠要”,更多要依靠群众力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他带头冲锋,撸起袖子、挽起裤腿,处处走在前头、干在前头,组织党员干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抢修供水、供电、通信设施、恢复道路交通、清理村寨内淤泥等重建工作中来,抓好灾后生产生活恢复。丙妹镇在3个受灾严重的行政村分别成立了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设综合调度、灾情核查、隐患排查监测、供电通信保障、安全饮用水保障等工作小组,明确职责人和联络人,快速核准上报受灾情况,精准对接各救援队伍与业务部门,快速恢复交通水电,持续做好受灾群众后续安置、房屋农田受损核定和保险理赔、救灾救济物资申请发放、重建项目申报等工作。

在抗洪救灾一线奋战的日日夜夜里,杨勇忘我工作,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坚守岗位当先锋、做表率,以务实作风和为民情怀,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筑起抗洪救灾的坚强“堤坝”,践行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

--> 2022-07-27 —— 记从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丙妹镇党委书记杨勇 1 1 黔东南日报 c197938.html 1 担当履责“主心骨” 抗洪救灾“排头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