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28日

垃圾分类背后的公共意识

○ 从江县第一民族中学 石艳霞

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之一是物质的不断丰富,衣食住行构成每个人幸福的基础。现今的中国,贫困即将成为历史,现代化这个多年的理想似乎就在眼前,很多人可以说早就不再把吃穿当一回事了。然而,就在越来越多国人的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美丽的生活画卷被肆意涂抹着格格不入的色彩 ——垃圾。

垃圾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在中国尤其麻烦。

随着我国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垃圾的增加异常迅猛,不必宣传,再无知的人也能真切感受到它或恶劣或持久的危害:恶臭、剧毒、污染、不可降解等等。

怎么办?相信每个关心环境重视健康的人都会发出这个疑问。不制造垃圾了?很理想,但很不现实,人只要活着就会制造垃圾,何况是在这个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

真正积极的想法是:承认垃圾存在的合理性,尽量降低其危害性。目前最被认可的操作方式是“变废为宝”,把“宝”从垃圾里识别出来并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后,剩下的垃圾其实非常少。

可回收垃圾就是垃圾里面最有价值的“宝”,它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回收利用这些垃圾可以极大地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据统计,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1吨废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同时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水污染和固体污染97%。

厨余垃圾是我们每天必然制造又避之唯恐不及的一种垃圾,包括剩饭、菜根、骨头等食品类废物。这些东西扔到大街上,是滋生蚊虫散发恶臭的主要源头,但收集起来,经过生物技术的处理,不仅能减少污染,每吨厨余垃圾还可以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垃圾类型,包括废电池、废水银温度计、废日光灯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如果不分离出来特殊处理,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都是难以想象的。

回收利用垃圾,“变废为宝”应该是现今解决垃圾难题最有效的办法,而垃圾能够回收利用的前提是垃圾分类。

实际上,垃圾分类已经是世界性的潮流。

经济总量最大的美国,当然是垃圾制造的大国。对此,美国政府在大街上投放了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垃圾桶,还在每个社区定期派专人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最关键的是,居民非常支持政府的垃圾分类工作,他们不仅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耳熟能详,还能自觉地为垃圾分类处理出钱。

垃圾分类能在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顺利实施,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巴西,许多社区都实行垃圾分类,有一位市长把市政大厅门口的分类垃圾桶视为该市的荣耀。在菲律宾,一些地方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清洁自己的生活环境,垃圾分类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垃圾分类最典范的国家是日本,横滨市发给市民的垃圾分类手册竟然有27页,条款多达518项。相比政府的做法,日本国民的自觉性更让人佩服,他们从小就接受处理垃圾的教育,如废旧报纸和书本要困得整整齐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等等。

相比而言,我国垃圾分类的现状不容乐观。政府方面,还没有专门负责的部门,相关政策和设施也没有,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都只是将各种垃圾混在一起不计后果地简单填埋和焚烧,垃圾分类还只是处于喊口号阶段。个人方面,随着一些关于垃圾危害性的常识普及,可以说人人对于无处不在或堆积如山的垃圾都是深恶痛绝,垃圾分类这个概念,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大多数人而言,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只是约束别人的金科玉律。把各式各样的垃圾不过大脑地弄在一起,然后乱扔、乱烧、乱埋是国人的日常行为。风中飘扬的塑料袋,河面拥挤的白色泡沫,土里闪烁的玻璃碎片,这些东西组合成的风景几乎跟当今中国的经济成就一样亮眼。

一般来讲,一种社会难题的出现,从现有条件和全局的角度出发,政府拿出用来应对的有效政策总是相对滞后的。想欣赏青山绿水,想呼吸清新空气,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先行动起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目前,我国的垃圾分类正处于这样的境地。垃圾分类大家都知道,都在谈论,也都希望能实现,谁都想要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可就是没几个人真正去做。

一件可以做且应该做的事情但不去做,我们总是有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没时间、没条件是两个使用频率最高的理由。不管是什么理由,其本质都是利益的考量,垃圾分类必然会耗费时间和人力,而时间就是金钱,工业化社会最贵的是人力。

人人都在斤斤计较,垃圾分类的背后是国人公共意识的淡薄。公共意识是现代社会基于普遍性的共同价值而产生的对于超越个体的共同体的体认,这种意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石,它的建立是需要放弃一些算计的。如果说美国、日本垃圾分类是有条件,但巴西、菲律宾也垃圾分类我们就应该汗颜。

一个人活得好不好,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他所身处的社会健不健康往往具有决定性,没有谁喜欢衣着得体地欣赏满大街花花绿绿的垃圾。真正健康的社会不应该被垃圾难倒,社会的健康需要每一个人贡献力量,需要每一个具有公共意识的人贡献力量。垃圾分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起来,就在现在。

--> 2022-07-28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035.html 1 垃圾分类背后的公共意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