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郭德美 赵仕平) “我们在基地里既务工又学到技术,今后也可以靠技术吃饭了。”雷山县大塘镇掌批村村民白洁一边给韭黄进行套筒,一边跟工友们有说有笑。
连日来,在掌批村韭黄基地里,一排排鲜嫩的韭黄整齐地排列在田间,放眼望去,遍地是“金”。微风吹过,“韭”香四溢。村民们顶着烈日为韭黄“穿衣戴盔”,丰收的喜悦让群众干劲不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雷山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党员农技小分队到大塘镇掌批村、望丰乡五星村、郎德镇老猫村等村寨,指导村民们及时对韭黄进行套筒。笔者走进韭黄种植基地,极目远眺,成片的韭黄身穿“盔甲”,颇为壮观。一垄垄韭黄整齐排开,充满勃勃生机。
据悉,雷山县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坚持党建引领,以“村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为农民群众提供种苗、技术及保底订单收购。由村级合作社组织创办示范基地,其他农户参与种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韭黄产业。全县150亩韭黄预计产量80吨、产值24万余元,韭黄产业带动了310户1290人增收,“小韭黄”逐步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