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四小学 贾琼瑶
近年来,关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了学校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小学生语文学习,更重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在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语感是其中基本以及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本文就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出发,并从教学情景的创设、诵读的培训、课外阅读的积累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对于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提出具体的策略,以期帮助小学生提升语感,培养更加良好的核心素养。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是语感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核心就在于语文的能力,而这个语文能力的核心,就在于学生的语感。因此,只有培养好语感,才能更加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次,培养小学生语文的语感,还能够提升小学生思考思维的能力。语感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当学生语感增强后,这种感悟就会变成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更多的思考和想象。对于打开思维,提升思考,也会形成必要的帮助。再次,小学生语文语感的培养,还能帮助学生提升语言交际的水平。语感的增强,更进一步的便是学生对于语言文字处理增强,在运用上也会形成强化,这就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带来巨大的帮助。这些重大的意义,都预示着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学生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二、创设情景,在情景体验中熏陶语感
小学生对于语言的语感,通常不是对文字深刻的理解,而是通过外在情景的感受,进而对文字进行感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需要教师通过情景的创设,来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景体验,进而不断熏陶他们的语感。这种情景的创设,可以是一张图片,可以是一个语境,可以是一段美妙的音乐,还可以是一段生动的视频。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进入一个生动形象的意境,在这些情景中感受语言和文字,从而提升学生语感能了。例如,在《秦兵马俑》这一课的教学中,课文中有着诸如“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等对兵马俑的描写,这些描写如果只是从字面上进行解释,会让学生变得难以理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播放《秦兵马俑》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将学生带入导秦兵马俑的场景当中去,让学生一边看视频动画,一边感受课文中描述的场景,通过多媒体描绘的情景与课文描述的场景进行重叠体验,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告诉学生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以及每一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和语境。学生在这种情景体验中,可以将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生动形象的情景结合起来,对于语言的感悟,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来理解,从而在这种体验中,让学生的语感得到熏陶、升华。因此,通过情景创设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
三、注重诵读,在抑扬顿挫间锻炼语感
语感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语感更是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感的锻炼就是需要在不断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中进行打磨,通过自身感受来锻炼语感能力。这种锻炼主要就表现在诵读上。小学生对课文的诵读是语感培养最直接的手段。通过反复的诵读,能够让他们在自我感情的控制、动作的表现、抑扬顿挫的表达等方面实现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诵读通常分为朗诵和背诵两种手段,教师要充分运用诵读,让学生从诵与读之间感受语言的真谛。例如,在《中彩那天》这一课的学习中,课文中有着丰富的情感描写:我听到父亲中奖时的难以置信、还有兴奋、父亲中彩了却严肃的神情、我的闷闷不乐、激动以及最后父亲的高兴。这些情感的表现以及变化正是学生语感培养中需要去理解和领悟的。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首先通过示范朗诵的形式,通过教师感情的熏陶,让学生理解在情感上的表达。然后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分组或者分角色让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体会不同人物、不同场景所需要表达的情感。在这种诵读中,学生在不同角色的体验下,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受情感所需要的顿挫或者声调,然后根据自己对于这种感情理解将语言文字朗读出来。在不断地朗读训练中,学生就可以让自己的语感得到锻炼,从而提升对于课文朗读中抑扬顿挫的把握。
四、强化积累,在课外阅读中提升语感
语感不仅仅是一共感觉,更是一种经历,需要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词汇积累中来进行锻炼和提升。而这种提升,仅仅依靠课堂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很多时候,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办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为学生的语感培养创造条件。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课外的积累来帮助学生提升语感。语文的学习,课外的阅读比课堂上的阅读更加重要,学生需要从更多课外的阅读中进行语言的积累,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的知识,也才能提升自身的语感。所以,教师要重视起学生课外语感的积累。例如,教师可以与家长一起,通过选定特定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放学后在家自行进行课外阅读,并且家长要进行监督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内课外的结合,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进行积累,采用记录或者背诵的形式,把自己阅读到的经典语句进行背诵下来,在课堂开始前,让学生进行背诵或者演讲。还可以通过记录的形式,让学生将课外阅读的感受通过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或者将自己喜欢的句子写下来,教师与学生一起感受,从而让学生在这种课外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在这样的积累下不断丰富语言文字的量,提升自己的语感。
五、提高写作,在妙笔生花下升华语感
语感的提升,除了需要依靠学生通过流利的口语说出来,还需要学生通过有力的笔墨写出来。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是语感提升的重要表现。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需要通过写作的训练和培养,对学生的语感进行锻炼。采用不同写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例如,在《小木偶的故事》这一课的教学后,教师可以以语感培养作为目标,让学生进行故事的续写或者改写。续写是继续把我小木偶获得各种表情后的故事写下去,改写是将小木偶得到笑的表情的故事变成另一个过程,但是也要表现出小木偶对笑的困惑。并且在改写的时候,让学生要与课文的文风一致。这种写作中,学生可以通过相同语境下的联想,进行自己想象力的发挥,同时,在相同语境下,锻炼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感。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学生进行联想写作来培养语感。例如,教师通过展示图片的形式如一幅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图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对图片进行描述。再如,给学生进行命题《假如我是一名警察》,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进行一个故事的写作等等。这些写作的培训,也是让学生发挥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从而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语感。
语感之于语文素养,犹如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中,需要认识语感培养的意义,认识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从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在情境体验中、于抑扬顿挫间、在课外阅读中、在妙笔生花下锤炼学生的语感,给学生一篇语言的天空,给学生语感的殿堂,不断塑造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悟,不断锤炼学生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字里行间的行走中,尽显语文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