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29日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黎平县顿洞小学 吴远豪

小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了解,把握教学重点,将教学活动与生活情境进行有机融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一定的思维拓展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的这些能力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融入生活情境,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因此就很难发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教师将生活情境融入教学活动当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去主动观察身边的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机融合,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将生活情境融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并进行积极计算,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断提高。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选择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生活情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使生活情境的融入发挥其实际效用,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生活情境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与设置,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首先,教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中的重难点,以此来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目的。其次,要对学生进行了解,观察学生学习特点以及性格特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为接下生活情境的选择与设置奠定基础。例如,在为学生讲授“加法计算”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对数字计算进行简单讲解,学生就很难快速掌握。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我们班级中有五名同学学习过唱歌,三名同学学习过绘画,那么会唱歌和会画画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呀?”利用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加法计算融入其中,这样的方式会使数学知识的传授更加生活化、形象化。

(二)在生活情境中与学生进行更好交流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对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还可以帮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避免学生出现走神、困倦等情况,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用风趣的语言为学生讲解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勇于表现自己,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三)让生活情境更加具有探究意义

在设置生活情境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就需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明确教学任务,从而将其体现在生活情境当中,使生活情境更具探究意义,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日后更好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梯形面积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面积计算方式进行推导,看看怎样才可以得出梯形面积。同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七巧板”这类玩具进行思考,通过学生的实际经验,启发学生采用拆分的方式进行计算,将梯形拆分为长方形、三角形,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梯形面积。导入这样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 2022-07-29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133.html 1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