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29日

有效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方法

○ 黎平县城关第五幼儿园 徐九成

一、创设情境,重视幼儿的参与性和体验感

幼儿的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体验,现代幼儿教育呼唤体验教育,体验强调的是个体的亲身经历,强调的是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参与活动和生活积累,因为只有亲力亲为,才能形成一定的经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关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充分发挥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积极的自我体验。幼儿所经历的经验是帮助他们获得安全知识必不可少的素材,教师选择的教育性的经验通过幼儿的亲身感知体验,则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例如,在小班《红灯停、绿灯行》中,活动前老师组织幼儿参观了人行横道,简单认识了信号灯,了解了过人行横道的一些交通规则。活动中,教师布置了形象逼真的十字路口,通过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了横穿马路的情景,从中引导幼儿学会看红绿灯,知道不乱穿马路,增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在中班“上下楼梯”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自由、无序地上下楼梯,启发幼儿感知并说出无序地上下楼梯给自己的行动带来的不便;在帮助幼儿掌握了正确上下楼梯的方法后,又组织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练习了上下楼梯,从中感受了有序活动的好处。这种亲身体验,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使得幼儿的知识与经验获得更为自然、生动。

二、重复训练,重视幼儿的动作与行为练习

习惯是指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执行或完成某些动作或某种固定活动模式的需要和倾向。它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固定联结。习惯可以是多次无意识重复的结果,也可以是有意识练习的结果。心理行为训练就是通过反复训练持续强化和巩固训练效果,使学员养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模式和认知模式,形成习惯。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逐步积淀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幼儿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需要在群体中通过模仿练习获得,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对一些安全行为我们反复让幼儿练习,从而加深理解,形成稳定的动作、行为习惯。例如,在中班“当意外发生时……”中,教师让大家学习了流鼻血、眼睛进沙及烫伤时自我救护的正确方法,最后还通过“玩色子”游戏让幼儿进行了反复练习;在集体中的练习、参与,有利于改变群体行为习惯,加速幼儿健康行为的形成。

三、提升兴趣,重视趣味性手段的运用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指向性,它是幼儿学习入门的向导;兴趣可以给幼儿以情绪的满足,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生动形象手段的有机结合,才能使知识性的经验传授生动,幼儿自身体验的唤起恰当到位。例如,在大班“安全标志我知道”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参与安全标志大竞猜,大大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安全标志成了幼儿挑战的“堡垒”;在大班“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活动中,我们用录像录下了小朋友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表现,引导幼儿讨论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做法是有危险的。借助形象的电教媒体,幼儿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学会了自我保护的方法。 

四、多措并举,重视有效方法的使用 

情景表演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方法之一,表演的主题来源于幼儿现实生活,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获得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受到教育。例如,大班《小心陌生人》,通过情景表演:独自在家,邮递员来家送信笺等,让幼儿了解了不答应陌生人的请求,不过多地与陌生人交谈。故事和儿歌是孩子们喜爱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讲一些有关的故事或儿歌,让孩子从故事、儿歌中得到启发。通过浅显易懂的故事内容,让幼儿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简单道理,这样做会有什么好处,在念朗朗上口的儿歌时,学习生活卫生的技能方法。例如,在中班“当意外发生时……”中,教师让幼儿在学做简单的自我救护方法的同时配上了“鼻子流血怎么办——捏住鼻子拍额头;眼睛金沙怎么办——眨眨眼睛泪水流;皮肤烫伤怎么办——快找水源凉水冲。”等简短的儿歌,加深幼儿对自我救护方法的记忆。

--> 2022-07-29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147.html 1 有效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方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