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一中学 潘梅满
一、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广义上讲所有地理学习活动都可以称为地理实践活动,可以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地理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如学生从事与地理有关的听课、作业、复习、自习、考试等指向学校或学生自身的活动;二是科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仪器演示等直接指向客观世界的活动,本文所讨论的地理实践活动是人们常说的后一种。从活动性质和教学实践结果看地理实践活动是一种比较容易激发和形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传统封闭式学校学习的有效补充。
二、当前高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存在的困难
1. 客观原因
首先是学生、家长、学校以及主管部门对地理实践活动重要性认识不够,未能摆到“必须”等硬性要求的层面;其次安全保障困难,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高中学校把安全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无可厚非,但安全考虑夸大化也是造成了地理实践活动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对家长而言,对孩子的过分呵护,也影响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再次教学评价体系考试制度相对滞后,使家长和学生对开展和参加地理实践活动还心存顾虑,甚至对地理实践活动采取不关心或者敷衍的态度;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学校周围往往缺乏理想的野外实践场所和室内活动场所如地理实验室、科技馆、博物馆、地质展览馆等。
2.教师自身原因
一是对地理实践活动不够重视,虽课程标准有相关要求,但学校考试几乎不涉及地理实验等相关内容,教师自身缺乏兴趣和决心去开发和实施;二是许多教师对实践内容本身并不能熟练驾驭,虽在专业学习中对知识有所把握,但拉到室外去认识方位、岩石、土壤以及植物等仍存在很大困难;三是许多地理教师课程任务重,部分教师授课班级多,一周有二十来节课,还要应付上级的各类材料和检查,使得许多教师缺乏时间和精力,对实践活动虽有心但无力。
三、开发可行性地理实践活动
1.地理实践活动准备
首先是甄选实践项目场所,每个活动项目和场所都需要教师预先多次去体验和感受,符合实用性和科学性,以确保活动的效果和安全;其次是要有充分细致的方案,像常规课一样备课标、备过程、备学生、备老师,还要备训练和备意外;第三提高教师的调控能力,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不可控性较高、活动中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并找到做合理的替代方案,因此教师不仅要准备充分还要具有较高的调控能力;最后要努力争取各方的支持,实践教学光靠地理教师的组织和实施是很难完成的,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支持。
2.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开发
鉴于当前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开发难度大,实施率和重视度低的状况,下面提出一些实施难度较小的实践活动供参考。
(1)充分利用教材的“课题”栏目
以中图版教材为例,必修一就有“寻找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证据”“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等课题,且这些课题在课本上还有较详细的叙述,教师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加以细化和改编,并结合一定的辅导和考核,便可把这些课本内容变成地理实践活动。
“寻找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证据”活动过程设计:每周选两个中午,准时去观察、测量和记录该影子的长度,观察时做好在地面做一个标志,以便与下次观察的影子进行对比,连续观察三周;对本组所记录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该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运用地球运动章节的知识进行解释并撰写观察报告书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教师要在这三周每周周五前对学生活动进度进行检查,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并在活动结束后结合学生的活动报告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适当利用地理实验
地理实验是根据学习或研究目的,在人为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下,通过仪器或其他方式使所要研究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表现出来。自然地理时空尺度大,所以地理实验在自然地理部分的学习中应用较多且操作难度较小。例如大气温室效应学生很难观测,感受起来也比较抽象,那么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实验。
“模拟温室效应实践活动”过程设计:在两个纸箱中各放一只温度计,将其中一个纸箱用塑料薄膜盖住箱子口,先将两个纸箱放在室内,观察并记录两只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然后将两个纸箱移到阳光下,过20分钟后再次观察和记录两只温度计的温度;对比两个纸箱的不同数据,对其结果做出解释。
(3)开发乡土地理用于地理实践活动
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乡土地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校园是乡土地理实践的最小单位之一,校园乡土地理教学活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安全性高,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地理实践能力。校外的乡土地理包括地区气候、地貌、植被和水文等自然环境,以及风土民情、建筑、人口等社会经济环境,都可以去粗取精作为地理实践活动开发资源。
“黔东南苗服饰形成原因”活动过程:到博物馆或者自己的家乡观察苗族服饰的特点并做好图片和文字记录;通过查询资料解释其形成与当地地理环境的联系;撰写活动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