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30日

凯里:16岁男孩和他的环卫工妈妈

○ 通讯员 顾菲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珺 杨玲

“沙沙沙……”7月27日凌晨5点半,凯里市红洲路段,16岁的男孩顾雄与他的环卫工妈妈杨桂兰,正在努力地弯腰清扫着街道上的落叶。

此时,城市尚在睡熟,过往车辆和行人寥寥无几,只听见扫帚和地面摩擦发出的声响。昏暗的路灯下,宽阔的街道在这对母子的清扫下,一点点变得干净起来。

“从凌晨五点半开始,打扫到下午3点过才结束。儿子放假一个多星期了,一直陪着我扫地。”杨桂兰,凯里市环卫处红洲路片区的一位环卫工人,她说,虽然表面上自己笑眯眯的,但是孩子的懂事和体贴让她感到心疼。

前不久,杨桂兰的脚不慎受伤,但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没有请假,也没有对人说起受伤的事。

“在家弄玻璃时不小心划伤的,还能走动,所以我就没打算请假。”杨桂兰说,刚好读高一的儿子顾雄放假在家,于是便产生了想让其体验一下生活的念头,她试探性地询问他愿不愿意上街帮自己扫地,没想到儿子竟一口答应了。

一个星期后,凯里市环卫处的领导同志发现了这件事情。

“连续几天,我路过时都看到有个男孩在帮忙扫地,于是便上前询问,才得知原来是职工杨桂兰受伤,为了不影响工作,她的孩子便自愿上街帮忙扫地。”凯里市环卫处负责人杨再福对记者说,“其实这种找人帮扫的情况我们是不允许的,但是了解到具体情况后,我们很感动,感动于这个环卫阿姨的教育方式,也感动于这个孩子的懂事,所以希望你们能够宣传报道一下。”

取得联系的次日凌晨,记者来到了杨桂兰负责清扫的路段。或许因为脚伤未愈,杨桂兰扫地的速度明显有些缓慢,儿子顾雄则是动作敏捷,一路保持半弯腰状态清扫着路面。他们清扫过的路面,看不到一片落叶。

“开始时我对他说,这条街住着你们的老师,如果他们看到你在这里扫地,你会不会感到害羞?”杨桂兰说,儿子的回答让自己既意外又感动,“他就说任何工作总要有人做,城市街道总要有人扫,这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杨桂兰告诉记者,儿子性格有些内向,平时不爱说话,但是他用实际行动分担家庭生活的担子,在保护我。儿子来帮忙的这几天,她也问过他累不累,内心是不是有所感触?

“儿子告诉我确实很累,所以自己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找份好的工作,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杨桂兰说着,眼里泛起了点点泪光。

今年40岁的杨桂兰从事环卫工作已有几年时间了,这些年,家里已经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

“我在凯里当环卫工陪孩子读书,住在环卫处安排的房子,他爸爸也在外面努力干活挣钱。娃娃们都很乖,放假回来也是自己去打暑期工补贴家用。”说起这些的时候,杨桂兰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虽然生活暂时苦点,但是一家人都在向着希望奔跑。

当东方的第一缕晨曦洒满大地,杨桂兰负责的路段已经被清扫得干干净净。街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城市又变得车水马龙,多姿多彩。

--> 2022-07-30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264.html 1 凯里:16岁男孩和他的环卫工妈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