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30日

南疆的墓园

□ 文志光

云南,文山,麻栗坡县

这里,坐落着中国最大的墓园

长眠在这里的烈士

来自老山,法卡山,对越自卫反击战

他们的年龄:永远的十几岁,二十几岁

他们的籍贯:贵州,湖南,湖北,四川,河南

河北,陕西,辽宁……

三十多年过去了,四十多年过去了

当年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不远千里万里而来

有的已经年过花甲,有的年过半百

他们默默地在烈士墓前焚香,敬酒,敬烟

用酒水轻轻地擦洗烈士的墓碑

擦净烈士的遗像,对他们说——

“战友,我来看你了,你在那边还好吗?”

然后默默地转身离去

有的烈士的母亲和妻子第一次来到这里

还未说话,就已经哭得死去活来

遥想当年,长眠在这里的人

他们是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

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战士,他们

有的活泼可爱,有的打打唱唱,有的沉默寡言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

那就是,只要祖国一声召唤,甘愿献出生命和鲜血

哪怕受再大的苦,再多的累,毫不怨言

他们蹲猫耳洞,踩雷区,攻占山头

为掩护战友,冲锋战斗抢在最前面

冒着枪林弹雨,也要把武器弹药送到战斗前沿

有的战士,牺牲后找不到遗体

有的战士,牺牲在密林险境中无法运送回国

我们的年轻战士,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

守卫在南疆的边防前线

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冲锋向前

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把祖国的荣誉和尊严

看成是比自己生命还值钱

他们对自己所爱的人这样说:“如果我穿着军装回来,

我就娶你。如果我披着国旗回来,请你送我一程。”

他们对自己的父母说:“如果我不回来,请不要悲伤,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血染的风采。”

三十年过去了,四十年过去了,他们当中许许多多的人

早已化作了南疆连绵的山脉

化作了边境线上飘动的云彩

他们的身躯,是滚动在边境线上的风雨雷电

是南疆一树树红花怒放的木棉

如果有人问我:“烈士们的价值在哪里?”

我可以这样告诉你,正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

筑起了一道坚牢的南国长城

正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维护了边境的和平与安宁!

--> 2022-07-30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279.html 1 南疆的墓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