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宝民
每天内容重复不断的生活,的确有些单调乏味。于是,人们便开始追求生活的意境,但意境并非你想得到就能得到的,那么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可以自己来为生活创造出一种意境。
多年以前,我在外省某市工作和生活。市里有个龙沙公园,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湖,有一天,我和友人漫步在河边,她忽然说:“如果是在有月亮的晚上,乘着小船在湖上泛舟,一边听着歌曲,一边饮酒赋诗,该多有意境啊!”我说:“好啊!我们现在就可以准备呀!”一周以后,就到了月圆的时候,我们提前租了小船、准备好了录音机、买了酒和菜。那天晚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我们便来到龙沙公园的湖边,把准备好的东西都搬到了小船上,然后坐着小船向湖心划去。船划到了湖心,我们便不去管它了,而任由它在水面上自由飘荡。录音机打开,放的是古筝曲《春江花月夜》。那时正是春天,天空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洒下朦胧的银辉,所见之处,便好似涂上了一层牛奶。岸边有鲜花开放。“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我们沉浸在古诗的意境中,喝酒、背诵诗篇,进入了一种朦胧的境界中。小船在湖面上飘荡着,我们的心陶醉了,那种意境至今难忘。
我现在居住的地方,也和一个大湖相邻,湖边有成片的竹林,竹林中有一些大块的石头。一个秋夜,正是月圆的晚上,我忽然听到一阵悠扬的笛声,笛声自湖边传来,如泣如诉。我的心被打动了,便下了楼,寻着笛声找去。在湖边的一片竹林中,我看到了一位老人,他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吹着横笛。明月当空,月华如水,湖水和竹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宛若仙境。笛声悠扬婉转,在月色下的竹林中回荡。我没有打扰吹笛的老人,只是在旁边静静地听,感受那种如梦似幻的意境。那天晚上,老人一直吹到午夜来临,才独自走了。我以为他第二天晚上还能来,可是,第二天晚上、第三天晚上……老人一直没有再来。直到又一个月圆之夜,我又听到了老人的笛声,连忙下楼来到湖边,老人仍坐在那块石头上吹着横笛。那天晚上,当老人要走的时候,我问他:“老大爷,您为什么不天天来呢?”他回答说:“我吹笛子讲究意境,喜欢在月圆的时候在竹林里吹,其他时候是不吹的。”我蓦然明白了,原来,老人之所以选择在月圆的晚上才来,是为了创造一种意境。
日本有一位医生,名叫矢原谦吉,他曾在一本叫作《谦庐随笔》的书中写道:“山里的天气很清爽,蓝天白云,让人心境也变得开朗了。经常看到远处山的后面,有一丝云雾升起……这个时候,如果把门窗都敞开的话,外面的云雾就会自己飞进来,迷迷茫茫的,潮气很重……一天,我和张善子坐在窗户前面等雨,张善子突然对我说:‘不如让你的仆人把家里所有的坛坛罐罐放在窗户下面,等到云雾进入到坛子里以后,就立刻用纸封住坛口。等一小会儿,那些雾气就全部化成水了,用这些水来泡茶,真是神仙般的享受啊!’我听了之后非常高兴,马上让仆人们帮我们两个‘捕云’……后来,有人告诉我,庐山出产云雾茶,用捕来的云泡云雾茶的话,那就更有意境了……”
美好的意境能为我们带来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但意境不可能哪里都有,在没有意境的地方创造出一种意境来,就是诗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