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30日

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 天柱县坌处镇小学 倪承芳

数学是学生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科目之一,学生的小学阶段需要培养他们拥有基础的数学能力,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予以解决。教师要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知识,将课堂交还给他们,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笔者现结合实际浅谈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体现

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满堂灌”授课方法,在制订授课方案时,未能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喜欢将课本中的知识直接讲授给学生,促使学生机械化地理解和把握数学内容和基本概念,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变少,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的机会也会变少,从而很容易让数学课堂变得沉闷无趣,并影响学生智力的增长和教师授课能力的提升。

(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足

部分教师仍旧把教育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输上,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养,教师不仅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上,还要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并积极投入自主学习活动中。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很少有人愿意且主动地去独立解决一些数学问 题,这就让他们在后期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感到吃力。新课改的培养目标除了让小学生拥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要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增强知识储备量,并结合新课改的方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此外,虽然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较为简单,但他们的可塑性都很强,教师就要予以正确的指导,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合理利用教材,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并深入教材内容去挖掘其中隐藏的数学思想。例如,在《乘法结合律》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如“2×4×12 与 2×(4×12)”,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一组算式,看能否找到其中的规律,但教师无需让他们急于找出,而是继续给学生提出自主挑战的机会,如“请列出与自己发现的规律相同的算式”,再让学生深入观察、探究,最后与教师一同验证规律是否正确。

(三)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与提升学生自学能力进行结合,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更加浓厚。例如,在学习《升与毫升》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全面推进学生的自学动力,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点拨,促使学生能够在观看微课过程中掌握本课的学习重难点,并能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测量工具,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同时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认识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并会用字母表示等。

(四)紧密联系生活,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教师应当根据书本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这不但能降低数学的难度,还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在《年月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温馨的家庭作业,让每个同学去了解父母、兄弟姐妹的出生年月日,然后掌握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等知识。通过这种将生活实际结合教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其实还是有一定实用性的,这既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主动去记住一些重要节日,如国庆节、元旦、端午节、中秋节等。

现今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全新的数学教学方式,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了。为了让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 2022-07-30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293.html 1 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