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30日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 镇远县青溪镇铺田片区中心小学 吴汇川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新课程标准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关注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之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表达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就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粗浅地谈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便会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在无须敦促的情况下主动去接触探究事物。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对学生尤其重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于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日月潭》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我的日月潭》,接着又让学生欣赏几组日月潭美景。见同学们被日月潭景色深深吸引后,就对同学们说:“这么美的景色令人陶醉。那么,我们今天就和作者一起走进日月潭,亲自感受这如诗如画的美丽风光吧。”然后,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后,还让学生搜集日月潭早中晚风光的图片、资料,给自己的父母介绍日月潭,也让父母与自己共享日月潭风景,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学演示的运用,拉近了学生的生活距离,代替了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注重阅读培养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训练入手的,最初的阅读活动只能是朗读。学生只有读出声音,才能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正确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通过朗读,学生不仅品味和体验了词语的意义、色彩,受到了熏陶感染,还锻炼了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通过朗读,教师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词语篇章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和认知水平,还可以检查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在学生能熟读课文的情况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会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朗读课文的不同部分,在绘声绘色的朗读过程中把课文中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使朗读者和听者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趣,巧于启发,创设情境层层引领学生进入一个个奇妙的朗读世界,在朗读中理解、想象、品味文章的内容和立意,在情感和心灵上受到熏陶和教育。教师也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吸引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拓宽“读”的范围,开阔“读”的视野,最终享受到“读”的快乐。

三、强化训练写作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较为薄弱,教师在写作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训练,创新教学模式,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还要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主要目的,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会写工整规范的汉字是基本要求,还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简单的小练笔或写日记,让学生学会把自己或别人的语言、身边的景物转变成生动优美的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强训练,由一句话、一段话到一篇小文章,学会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感,有感而发。例如,扩写“小草”这个词,加量词“一棵小草”;加颜色“一棵嫩绿的小草”;加形状“一棵嫩绿的三瓣叶子小草”;加方位“一棵嫩绿的三瓣叶子小草,从杂草堆中冒出了头”;加形容词“一棵嫩绿的三瓣叶子小草,从枯萎的杂草堆中努力地冒出了头”;加时间“春日的午后,一棵嫩绿的三瓣叶子小草,从枯萎的杂草堆中努力地冒出了头”;加嗅觉“春日的午后,一棵嫩绿的三瓣叶子小草,从枯萎的杂草堆中努力地冒出了头,午后的微风中,飘散着青草的味道”。

四、构建和谐课堂

优质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能够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还依然采用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要构建和谐的教学课堂,教师要对学生和蔼可亲,关心每一个学生,在学生回答课堂问题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对于不理解和困惑的知识点勇于向老师和全体学生提出。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课堂教学交流的气氛明显增强,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以此进行分组,并且要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开展小组讨论。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对别人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思考,将内容内化,有效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多角度去衡量设计每一节课,进行综合性的训练。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共同的提高和发展,提升文学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为以后更好地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 2022-07-30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295.html 1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