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31日

做灾情的“吹哨人”

—— 记榕江县平永镇平永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汤智德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雪村

“咚,咚,咚……”雨夜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睡梦中的村民曾恒春惊醒,他起身开门,只见满脸雨水的平永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汤智德急切地呼喊:“叫上家人,赶紧撤离,洪水就要来了!”

6月18日凌晨,榕江县境内普降暴雨,其中平永镇最高降水量达到333.5毫米,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强降雨来临前,汤智德就接连不断收到暴雨和洪灾预警的通知。入夜后,他丝毫不敢合眼,不时拿着电筒出门观察雨情。

6月18日凌晨2时,平永镇开始骤降大雨,汤智德立即提高警惕,加强了监测的频率。凌晨2时25分,当他再次走出屋外观察雨情时,直觉和经验告诉他,一场洪水马上就要来临。

容不得多想,汤智德迅速电话通知社区党员干部迅速前往社区,组织群众撤离。汤智德第一时间给平永社区靠近河岸的群众一一打电话,对于电话打不通的家庭和老人户,汤智德就带领社区干部亲自上门,逐家逐户帮助撤离。

6月18日凌晨3时,汤智德冒着大雨,急促地拍打着社区每一户群众的家门,一遍遍声嘶力竭的呼喊,将睡梦中的群众唤醒。

受文化程度,思想意识等影响,社区少数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不足,灾害发生后,部分群众仍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雨一直下,社区沿河水位迅速上涨,时间不等人,如不及时营救,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不愿撤离的群众,汤智德耐心地劝说:“洪水无情,如果能够用生命抵挡住洪水,我愿意第一个上。这个时刻,撤离比什么都重要。只要人在,家就在,一切都还有希望。”

经过4个多小时的反复喊话和登门劝导,汤智德和村干部们成功将社区200多名群众安全转移至了安全地带。

从凌晨3时至早上8时,汤智德已记不清往返转移受灾群众多少次,但看到群众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他认为一切冒险都是值得的。

“作为党支部书记,我是这个社区的‘大家长’,我的职责就是守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汤智德说。

榕江县平永社区副主任潘留院感慨:“汤主任已经59岁了,依旧和年轻人一样,一忙就是一个通宵。”

“哪怕是明天就退休,我也要认认真真干好今天的事。”汤智德表示。

由于反应迅速、组织有力、措施到位,本次洪灾中,平永社区没有人员伤亡,灾害损失也降到了最低。

在连续疏散群众工作了5个多小时后的汤智德,随后又迅速投入到参加抗洪救灾,清理淤泥,帮助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的灾后重建工作中。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一份坚守都彰显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榕江县“6·18”洪涝灾害中,汤智德和社区的党员干部们用汗水筑起了一道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防线,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 2022-07-31 —— 记榕江县平永镇平永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汤智德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309.html 1 做灾情的“吹哨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