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31日

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复习课中的作用

○ 锦屏县民族中学 姜齐源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以文字、线条和图像三种形式来综合和整理所获取的资料。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把各种概念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强大的图像技术,它为人类大脑潜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手段。思维导图可以使知识变得直观,有利于人们加深对所掌握信息的理解与记忆,以及能够加强思维的逻辑性推理。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复习课中学生遇到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思维导图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一项创新,它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目前初中教学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和改变,但学生学习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上课时,学生自我感觉听懂了老师传授的知识,但在课后做习题时却常常会出现错误。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脑海中并没有搭建起知识体系,知识过于零散自然是没有办法灵活运用;二是知识点有缺漏理解不够透彻。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一种能够帮助他们对零散知识点进行梳理的学习工具或者方法, 这对学生的记忆、知识的灵活使用、思维习惯的培养都是有益的。

三、思维导图的作用

1.通过思维导图可以高效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

将思维导图引入中学信息技术复习课中,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我管理与学习,从而使其终身受益。将抽象的知识点变成线条的隶属关系,将隐性的关系变得直观起来,是使用思维导图的特点,由此方便我们记忆,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同学们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是一个复习的过程,针对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深一层次地加深理解,同时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此一来,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我诊断能力,促进信息学习的思维能力提升。

2.制作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什么?当学生能清楚地理解自己的思想之后,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不再被单一的知识、单一的领域所束缚,而是可以通过广阔的视野,迅速地将所有的知识和方法都连接起来,将所有的知识和方法都集中起来。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思维与现代教育的需要相吻合,重视思维导图的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它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思维导图是把人的思想活动具象化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很好的创意思维手段。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已经有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结果。通过拓展思维导图,使学生逐渐发展有自主意识的发散性思考,进而获取更多的知识。

3.通过思维导图,共同提高师生之间的能力水平

在中学信息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使其发挥作用,从而使其更好地进行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借助于思维导图工具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特征和特定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流程。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以成为师生和同学沟通的桥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有利于教师归纳教学重点理清思路,提升复习课的效率;其次,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框架促进形成知识逻辑,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四、结语

思维导图在日常学习中,能够为学生带来多种好处,如促进发散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等等,也可以极大地节约教师整理资料知识点的好处。教师可以通过制定教学目标,结合日常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当下的学习情况,选取适当的思维导图类型来辅助教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这一新兴教学辅助工具,需要对症下药,针对实际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实践。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好思维导图的作用,才能将思维导图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 2022-07-3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335.html 1 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复习课中的作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