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31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手操作分析

○ 黎平县水口镇务孖小学 钟昌宇

新课程改革下,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全面素养是目前的改革课程目标,更好地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小学生进行实践性操作对小学数学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探索与学习,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创新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动手实践能力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就导致学生的课堂效率不高。而在数学教学中,提倡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融入课堂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因此,要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感悟,就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加深印象。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精心设计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内容

教师将动手实践操作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内容,保证活动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出来。例如,在人教版“统计与概率”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概率问题,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个箱子,箱子里放入红、黄、白三种不同颜色的乒乓球,向学生提问抽出白色小球的必然性。学生在抽球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了解概率问题,同时对概率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更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合理地选择动手实践操作方式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动手实践操作方法,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圆柱和圆锥”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些硬纸片,在讲解了圆柱和圆锥的相关概念之后,让学生尝试自己用硬纸片来制作圆柱和圆锥,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但能够对圆柱和圆锥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还能提升自身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组成会更加了解,在后续教学面积和体积的时候,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三)精心选材,提高实践活动的利用率

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活动实践操作之前,应该精心选择活动材料,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去选取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材料,让学生自主地去进行实践活动,进行开放式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加减法中,老师提供五颜六色的小彩棒材料,给每个学生发一部分彩棒,让学生先自己数一数手中的彩棒,然后和几个同学合起来一共多少彩棒,收起来一部分彩棒又是多少数量,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进行实践活动。根据自己的实践过程,最后让学生共同讨论完成。

三、采取积极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小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教师在课堂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点的兴趣。例如,在《克和千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各种重量的物体,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物品的交易过程,交易的规则就是必须进行相同重量的交换,教师可以把事先准备的物品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称量物品的质量,然后在称量完后与其他同学以克和千克为单位来进行同质量的交易活动。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性的评价,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学习的新知识点有更深的印象,还能使学生在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动手实践操作课堂的有效性,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并且难度较高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付出比其他老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还要逐渐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提高数学学习水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 2022-07-3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341.html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手操作分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