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赏郎中学 母开英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也正是因为其本身的重要性,语文教学改革一直都在不停进行着。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但在语文教学领域出现的一些现象,令人担忧:一部分老师轻视甚至放弃了背诵教学,一味地搞题海战术;另一部分老师,虽然重视背诵,却忽略对学生背诵的指导,致使学生厌背、怕背;还有一部分老师,既重视背诵,也不乏方法指导,但是不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往往半途而废,最终功亏一篑。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背诵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背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乡镇中学的学生来说,强化背诵势在必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背诵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
通过朗读背诵,学生反复多次接触课文,能够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理解,而且诵读的遍数越多,理解就越深刻。背诵是熟读的结果,学生每读一遍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在反复诵读中,加上声音、语调、语气、重音、停顿等朗读手段的配合;另一方面,诵读这也在边读边想,因此,随着诵读遍数的增加,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西晋史学家对阅读的主张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其意即是阅读达到一定的遍数并在反复诵读的过程思考领会,书意自然而然也就领会了。如反复诵读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自然会理解蕴含作品内饱含的情感,特别是父亲为儿子买水果这一部分的背影及其动作描写,凝聚着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父爱,而泪水噙满了儿子对父亲的疼惜,背影与泪水所代表的就是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挚爱亲情。背诵会对作品精巧、缜密的结构、人物描写过人之处、惊人的语言艺术美有着深刻的体验。流畅地背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学生对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和“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对文章凝练的言骈散结合的写法,优美的意境,便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二、提高学生积累语言才能和写作能力
中学语文所选篇目,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精挑细选出来的,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文章语言及表现手法,规范而又丰富多样,为学生提供了优秀的写作范例,学生通过诵读名篇佳句,熟记大量的词汇、各种句式及修辞,了解各种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从而积累语言材料,当他们作文时,熟记的材料便能为其所使用,很多语言大师谈起写文章的经验,就是熟背几百篇文章自然就会写了在写作上,背诵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好多名人就是我们的榜样,如巴金能背 200 篇《古文观止》,茅盾能背全本《红楼梦》,还有钱钟书、老舍、冰心等文豪都曾得益于背诵,民族精神滋养着他们,他们又反哺于我们及后代。中学生如果不注意诵读,不注意积累,即使掌握了很多读写听说的技巧,也由于思想匮乏,语文能力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学生通过背诵,精词美句蕴藏于心中,布局谋篇的章法储存于脑海,逐步地形成各种各样的优秀写作“范型”,一旦构思新文,就会厚积薄发,意到笔随,文思泉涌,笔底生花,正如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或者说:“熟读唐诗三百 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汉代大赋家也曾说:“能读于赋,则能为之。”可见加大学生的背诵量,使学生大量的储存语言信息,对其写作能力提高很有益处。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载体,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细细品味如饮清泉甘露,自觉形成富有个性的审美情趣。如背诵宋词《雨霖玲·寒蝉凄切》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自然会得到情意绵绵的阴柔之美和豪放旷达《天净沙·秋思》,学生在背诵之中,完全能够领略由具体物象缔造的感情意境:一座小桥,桥下流水,水边人家,清静美丽,暮秋黄昏,古道瘦马。游子思乡的悲悯情感便油然而生了。背诵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一幅描绘着醉翁亭周围自然。
古诗文言简义丰,往往一个词、一个句子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场景,一段心路历程,甚至是一段人生,让人遐想,引人深思。总之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引导学生品读古诗词,把学生带进诗境,感受诗韵,浸润诗情,同时也受到劳动美、人物美、自然美、社会美的陶怡,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坚持对所选课文名篇的背诵,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是大有益处的。
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会自动地根据不同文章采用不同的识记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会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提高其思维能力。另外,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的思维活动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熟读、背诵,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赖以进行思维的语言材料,就为发展思维能力提供了物质基础。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语文基本能力的形成,固然需要老师知识的讲授和学生有目的训练,但背诵也起着重要作用。以中学文言文教学为例,有关通假字,双叠韵现象,偏义复词,名词活用,使动、意动用法等古汉语知识,若单凭教师讲解,学生因缺一定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必然枯燥无味,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提高阅读能力也无从谈起,如果有选择地让学生背诵各个时期作品,学生占有一定的语言感性材料,再辅之教师知识传授,自然就形成了对古汉语常识理性认识,反过来,学生就可以用掌握的古汉语知识去独立地阅读浅显的文言作品,形成中学生应具备的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背诵作为一种有意义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在当今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对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有目的指导,选择好背诵的篇目及重要段落让学生背诵,做到该背的就要背,不该背的不去硬背,决不能将背诵这种教学方法引入“死记硬背”的歧方法。在当今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对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有目的指导,选择好背诵的篇目及重要段落让学生背诵,做到该背的就要背,不该背的不去硬背,决不能将背诵这种教学方法引入“死记硬背”的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