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31日

探究初中数学的“相交线与平行线”

○ 黄平县重安中学 吴国斌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轻松呈现数学中特别是几何中的抽象内容,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在平面几何计算和证明中,应用十分广泛,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解题的能力要求更高。

一、弄清重难点

平行线判定公理及两个判定定理是重点。一般的定义与第一个判定定理是等价的,都可以做判定的方法。但平行线的定义不好用来判定两直线相交还是不相交。这样,有必要借助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截成的角来判定。因此,这一个判定公理和两个判定定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理解由判定公理推出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是难点。学生刚刚接触用演绎推理方法证明几何定理或图形的性质,认为从直观图形即可辨认出的性质,没必要再进行证明,这些都使几何的入门教学困难重重。因此,教学中既要有直观的演示和操作,也要有严格推理证明的板书示范。

二、及时组织复习课

着重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1.平行线公理及其推论,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2.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两条判定定理(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补充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平行线的定义,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针对命题、定理、证明进行了解说,所谓正确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所谓错误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不能证明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4.投影与视图,投影的定义:用光线照射物体,在地面上或墙壁上得到的影子,叫作物体的投影。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如太阳光线)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由同一点发出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视图S物体的三视图特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三、采取“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

“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既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的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课前学生自己对比例线段的运用进行整理。这样不仅复习了所学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逐渐学会反思、总结,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科学论证”获得知识(结论)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解决问题时学生自己提出探索方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课后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挖掘题目资源,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观察运动中的“形异实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二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关注过程,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创新,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或幼稚的想法都给予热情的赞扬。备课时思考得更多的是学生学法的突破,上课时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在不足时补充,恰到好处的电脑演示,向学生展示了电脑的省时、高效以及对数学实验的巨大帮助,推荐给他们运用电脑技术的学习研究方法,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相长;三要提升学生课堂关注点,学生在体验了“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科学论证”的学习过程后,从单纯地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复习变为有意识关注学习方法的掌握,数学思想的领悟。例如,在原问题的取点中教师小结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学生在探究矩形的比值时就能意识地把解决特殊问题的策略、方法迁移到解决一般问题中去。在课堂小结中,学生也谈到了这点体会,而且还感悟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数学学习方法。

--> 2022-07-3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344.html 1 探究初中数学的“相交线与平行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