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31日

高中物理教学问题设计的技巧

○ 岑巩县第二中学 肖思伟

高中时期的学生面临即将高考的压力,很需要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而物理作为既考验书本的理论知识,又考验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一门学科,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在即将备课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知识内容,又要考虑所提出的问题能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方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仔细斟酌,注重对问题的设计技巧。

一、当前高中物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高考给教师和学生的压力,在很多的课堂上,教师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内容,一般都会采取教师进行主要讲授的方法。这种采用教师输出的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所记忆到的知识点也只是单纯地记住了,并不能够灵活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升,不利于学生在物理学科方面的学习。

(二)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

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很强的一个科目,它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而在很多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实验的教学重视不够,只是简单讲解,并没有机会留给学生太多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这样的方法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拓展,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三)教师教授的内容缺乏创新性,内容枯燥无味

如今的物理教学,教师大多只是根据固定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授。一般只根据所要求的内容进行讲解,对知识的开拓性并没有很好体现,也缺少将物理知识联系生活的实例。那么物理课堂将会变得更加乏味,学生对物理的积极性不能被充分调动出来,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质量和效率,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物理教学问题设计技巧

(一)充分考虑学生现状,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应当注重关注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和发展现状,在设计问题时既不能设计高出学生认知的一些问题,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也不应该设计过于简单的问题,缺少师生的互动。再者,一个班级内的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所以接受知识的快慢也有不同。因此教师在涉及问题时,应当将问题划分为不同层次,一个适合的教学方法比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效率要高很多。只有对问题进行新的设计,让学生既有思考的空间,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的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习效率。

(二)问题应具有概括性,总结重难点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所提的问题应当是概括本节课重难点,所提的问题还应当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形成更加系统的知识网络,对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使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上来。

(三)问题的设计要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对问题进行设计时,应当考虑学生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本门课程感兴趣,学生才会对这门课程知识进行充分研究,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例如,在高中时学习万有引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行星在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个力让行星不能飞离太阳,地面上的物体抛出后总要落回到地面上,是否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造成的呢?地球对月亮的引力,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引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种力吗?通过这种学生通俗易懂且能够吸引住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在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引导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探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设计小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避免了老师请教的压迫感,同龄人之间交流更加容易,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学起物理来更加简单容易。

(五)教师应提高个人素质,努力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当努力提升个人的素质,在上课之前进行充分的备课,同时用健康良好的心态去迎接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习,让学生喜欢学习物理,给学生一种亦师亦友的印象,学生在课上也会更加认真听讲,从而促进学习的进步。

根据以上可以总结得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之前进行巧妙的问题设计是一种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在问题探究中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用恰到好处的问题进行提问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将非常显著。

--> 2022-07-3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345.html 1 高中物理教学问题设计的技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