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31日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 天柱县蓝田镇小学 黄再星

数学是众多学科中学习难度相对较大的一门学科,但是“学好数理化, 走遍全天下”的理念却深入人心,因此不想学却必须学的思想一直纠结于教育者和学生的心中。如何让小学高年级学生提高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促使他们爱上数学、享受数学学习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本文探索的主要内容。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现状

(一)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因为小学数学有的知识点看起来比较简单,会使小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以不会主动地去进行学习,没有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上没有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课后不会进行复习,去巩固自己的知识点。再加上他们没有足够的定力,因此他们不能够长时间进行学习,自然也就不能自主地执行学习计划,也没有要进行自主学习的想法。

(二)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缺陷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可能只是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进行学习和记忆,没有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数学问题,没有真正地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更没有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进行授课,导致学生无法拓展思维,在面对其他问题时,不能进行更好的解答。其次,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死板,没有与课外知识进行结合。因为小学生对世界是充满好奇心的,所以当教师一味地重复课本中的内容时,会让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小学生的定力不够,如果他们认为数学课是枯燥无味的,那么关注点就不会放在课上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习到数学知 识,浪费学习时间,更无法做到自主学习。

二、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一)对课内知识进行拓展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涵养,在上课时对课内知识进行相应拓展,让学生在上课时能够了解到课外的知识点,让学生充满对世界的探索欲望。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独立学习。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小学生对课程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时,就会自主地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展自己的学习范围。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对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数学知识进行提高和补充,要能够掌握一系列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把握学生在课上所提出的问题,能够恰当地给学生做出解答。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课上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问,加强师生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在课上的时候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奖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时,也能自觉主动。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督促他们进行预习复习等,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个人的数学涵养,掌握多媒体教学方式。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育也在逐步发展。在授课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一个基础知识积累和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各学科课程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小,大部分学生通过参与日常教学活动,都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且学习成绩的整体差距不大。由小学升入初中之后,学习成绩差距开始逐渐被拉开,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除智力因素之外,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学习习惯与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同时,应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年龄期较敏感,因此提高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质量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明确的培养目标,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关键。因此,如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当下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

--> 2022-07-3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347.html 1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