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01日

谈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 三穗县长吉镇中心幼儿园 陈彦宏

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而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将带来决定性的变化。本文以四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为论述观点,探讨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让孩子心智成长的启蒙老师。古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孩子的成长环境,将影响他们的一生,但是每个人都会有第一次当父母的经历,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将带领着孩子往未来不同的发展方向走。教育孩子,也是一门学问,是父母的必修课之一,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生活习惯、行为作风、性格养成都将带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下面笔者结合几个具体的例子,浅谈不同家庭教育给孩子所带来的影响。

一、溺爱型

小悠,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出生在一个算不上是富裕的家庭里,他的父母忙于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他们担心孩子缺少陪伴与关爱,因此但凡是孩子提出的要求,都会尽量满足。在家里,小悠经常与手机相伴,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面打游戏,吃饭也是爷爷、奶奶送过来,如果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干脆就直接不吃了,真正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子过得很是滋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脾气越来越暴躁。

这种是当代社会很典型的一种溺爱式家庭教育方式。孩子看似过得很“幸福”,但是这种“幸福”往往是以满足其物质需求而得到的。一旦孩子提出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变得暴躁不安,认为父母不再关爱他。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心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其他人包括父母,都是自己用来获取快乐的工具。

作为家长,要始终清楚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去满足他的任何想法,而是去引导他不断成长。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幸福是来之不易的,也不是唾手可得的。打个比方,如果孩子想要买一个玩具,或者是想去某个地方旅行玩耍,我们可以给他定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可以是在某个方面取得的小进步,也可以是在家里做家务的次数,目标一旦达成,就满足孩子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成长,与此同时也收获了想要的那份快乐,一举两得。总而言之,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要尽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职责,不能盲目地去爱。

二、留守型

小悦,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她的父母亲长期在外打工,家里的爷爷奶奶的年纪也大了,她还有一个2岁的妹妹和一个读小班的弟弟,小悦很懂事,在家经常照顾弟弟、妹妹,也从不要求父母亲给她买新衣服。过年的日子,是家里人唯一能够齐聚的时候,一家人处在一起,房间里听到的都是其乐融融的欢声笑语,饭后,小悦却一个人在房间里情绪低落。

在农村,有很多类似的家庭,迫于家境窘迫,父母只能外出打工,孩子自然从小就缺少陪伴和关爱。长期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家里的老人年纪也越来越大,需要他们来照顾,作为孩子的他们没有可以依赖的人,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玩耍、学习,在孤独中长大。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般都很懂事,但是他们的内心很缺乏安全感。这时,父母要做的不能仅仅是理解孩子的这一份懂事的心,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多多交流。在当今信息时代,即使不在孩子身边,也可以通过手机视频、电话,甚至是写信的方式来倾听孩子的想法,以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了解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不要吝啬对自己孩子的爱。

三、严厉型

小明,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的父母都是高中学校的一名老师,他们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刚满10岁的他,报了英语、钢琴各种学习班。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小明因为作文没写完,导致满分为100语文只考了70分,最后总成绩只能排班上中等偏上,他的父母很不理解,要知道小明平时在班级都是名列前茅,是不折不扣的“学霸”,于是在家里好好地训斥了一番,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让他对得起自己在各种补习班上花的时间。可是作为父母的他们并不知道,“学霸”小明,即使成绩优异,但是却从小就很自卑、内向,他很想去和同学们一起玩,却又不敢迈出这一步。

小明的父母,因为他们都是老师,所以明白学习成绩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感受。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都所希望的,但是万万不可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的身上,家长是孩子人生的引导者,而不是决定者,小明周末所报名的各类学习班,也许他的父母也该思考一下,他真的对那些感兴趣吗?给孩子强加一个不喜欢的学习项目,终究将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小明在学校成绩优异,但这却并不能给他带来快乐,反而在同学们面前始终低着头,这种自卑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因为在这种严厉的家庭教育下悄无声息形成的。可以看到,仅仅是一次考试考差了,回去就要收到父母的训斥,那么下一次呢,可能会在心底里产生一种恐惧感,害怕自己下一次考得不好,同时内心所积攒的压力无处发泄,即使是在父母的面前,也只能藏在心中。孩子和父母缺乏最起码的沟通,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家长一味埋怨、质问,并且给予建议,孩子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只能像完成任务一样选择服从。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要学会放下这一身份,把自己比作和孩子同龄的知心朋友,零距离沟通,去考虑他们的想法,适当包容他们的感受,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这才是爱的教育。

四、放养型

小豪今年刚上初一,他的父亲是一家公司的高管,母亲是医院的护士,因为工作的原因,父母亲总是很忙,顾不上他。每天把零用钱放在家里,让他自己去吃饭,对他平时的生活不闻不问,就连他平时逃课去网吧打游戏都丝毫不知情。升上初中之后,小豪认识了新的一群社会上的朋友,他也因此学会了抽烟、喝酒,甚至有时候夜不归宿,短短一年时间,成绩一落千丈,对待父母亲的态度也变得冷漠起来。

孩子的年纪还小,还没能树立起一个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念,这个时候,仅仅是依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因为老师顾不上班上那么多的学生,就像小豪那样,没有父母的陪伴,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便成了唯一的成长环境,但是我们不能保证他们所结识的朋友的好坏,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年纪的孩子很容易被“狐朋狗友”给带上一条不归路。

对孩子不闻不问,这是家长的失责。在家庭教育中,关心孩子,爱护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工作繁忙,不能当作是不照顾孩子的借口。纵使家境再怎么富裕,仅仅是物质需求的满足,也不能弥补孩子心中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孩子最需要的,是放学回家后的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一顿香喷喷的晚餐,正是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成了家庭幸福的源泉所在,同时也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

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也决定了孩子未来人生的起跑线。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少不了一对擅于引导教育的父母。有人说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并不是唯一的,它是多重元素混合的结果。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爱”的教育而已,每一位家长,都要做到尊重、理解孩子,将心比心,正因为经历过童年时期,所以知道儿时纯粹的快乐是什么,正因为已经长大了,所以知道未来幸福应该如何把握在孩子的手中。

--> 2022-08-0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370.html 1 谈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