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重安镇第三幼儿园 王一春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幼儿能否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浓厚的学习活动兴趣、良好的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在幼儿教学中展开课程游戏化设置,教师的合理介入和多元化指导能避免幼儿盲目地活动,纠正幼儿的不当行为,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升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效率。
一、围绕幼儿实际能力和心理需求,合理设计游戏
游戏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要具备对幼儿肢体、思维的提升作用,也要在幼儿的操作能力之内,让每个幼儿都能通过游戏得到实际的锻炼。幼儿虽然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较弱,但是通常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提高游戏项目的趣味性,可有效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幼儿还处在成长发育的阶段,就像稚嫩的花朵,需要教师悉心的呵护。 因此,教师一定要提高游戏项目的安全性,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游戏,为幼儿扫除一切安全隐患,实现幼儿安全游戏、快乐学习和成长的教学目标。
二、通过沟通为幼儿订制人性化游戏
游戏化教学有效落实的前提条件,是和谐的游戏氛围。 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与幼儿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通过聊天谈心的方式,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 掌握幼儿的学习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将沟通中获取的信息作为依据,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为幼儿制订人性化的游戏教学计划。 除此之外,积极的沟通了解,还可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关系,教师经常以饱满的热情和亲切的形象融入幼儿群体, 幼儿对教师很容易产生尊重、喜爱、敬佩的情感,他们会更乐于敞开心扉向教师分享内在感受,大胆地发表内心观点,有助于幼儿主体意识的形成。 积极的沟通了解,是教师和幼儿之间心灵互动的桥梁,教师与幼儿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不仅可营造和谐的游戏教学氛围,也能有效降低幼儿对参与游戏活动课程的抵触心理,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体验快乐、提升自我,也为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实现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
三、 设计新颖的游戏,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
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造物主,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不仅可带给幼儿无限的遐思, 也能启发幼儿的创意思维,是非常优质的教学素材。 因此,教师在规划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时,应该充分利用自然馈赠于我们的宝贵资源,设计新颖的亲自然游戏,带领幼儿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让大自然做幼儿的教师,促使幼儿在游戏中领略自然斑斓缤纷的色彩,感受自然曼妙绮丽的风光,进而迸发无尽的创意灵感,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使幼儿能够回归自然本真,尽情地释放天性,发挥亲自然游戏卓著的教学功能。
四、 教师的正确引导,提升游戏化教学的效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足见方法指导的重要性。在过往的幼儿园游戏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是将游戏课程发布给幼儿,对幼儿游戏过程中游戏方法的掌握关注度不高,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幼儿在游戏活动结束之后,仍然不明所以,导致游戏课程只是表面热闹, 对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微乎其微。教师在幼儿园落实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想要充分发挥游戏项目的教学作用,方法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幼儿只有透彻领会游戏内涵,习得正确的游戏方法,才能启动自主能动性产生有效的学习行为和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游戏时,应该先向幼儿详细地介绍游戏内容,进行合理的游戏导入,简单来说就是使幼儿明白要玩什么、怎么玩。 在幼儿游戏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不间断巡视,对幼儿错误的游戏方法进行及时修正,引导幼儿遵循游戏规则,建立正确的规则意识,既能提升游戏化教学的效用,也能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和品质情操,彰显教师独到的教学智慧。
幼儿学前教育运用游戏化教学依托于幼儿的童真天性和幼儿实际的心理需求,教师为幼儿探求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让幼儿一边游戏一边锻炼和提升综合素养,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