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02日

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 三穗县长吉镇中心幼儿园 杨 婷

幼儿是对孩子进行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段时间内如果孩子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就可以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和天性。音乐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对中班幼儿开展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提高幼儿注意力

从幼儿心理的角度来看,他们表现出好奇心强但是注意力弱的特征。而且针对一件事情,时间越长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不集中,被其他更新奇有趣的东西吸引过去。音乐节奏在提高中班幼儿的注意力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

一般在一首乐曲中,节奏分明的音乐会首先抓住孩子们的耳朵,节奏欢快的音乐还会给人积极的情绪暗示。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被音乐吸引。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再设计一个游戏活动让他们参与其中就会同时调动他们的肢体,提高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用动作、眼神、微笑对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长此以往,不但可以提高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浓厚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二、在音乐游戏中感受节奏

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所以我们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在音乐中加入游戏活动,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节奏感很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1.《A ram sam sam》

游戏玩法:前奏跟着音乐摇头(用其他动作也可以),音乐开始后:A ram sam sam(拍手)A ram sam sam(拍手)Guli guli guli guli(转手) A ram sam sam(拍桌子)A——raflq(左手举高转) a——raflq(右手举高转)Guli guli guli guli(转手) A ram sam sam(拍桌子)

这首歌可以不断变换形式,让幼儿体会节奏的变化,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创编更多有趣的动作。

2.《开车舞》

游戏玩法:嘟嘟嘟(摇头)拍拍拍(拍手3次),嘟嘟嘟(摇头)拍拍拍(拍手3次),踏踏小脚(随音乐踏脚)拍拍拍(拍手3次),拍拍肩膀(小手拍肩膀)拍拍拍(拍手3次),举起放下(举起双手放下)拍拍拍(拍手3次),转个圈(跟着音乐转圈)拍拍拍(拍手3次),手脚手手手(拍手和拍腿2次)开车咯!

三、在一日活动中运用节奏

节奏感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即可实现,故此,笔者会在一日活动中穿插节奏感强的音乐游戏对幼儿进行节奏感培养,在课前问好环节,可以用音乐节奏点名的方式。如“乐乐好 乐乐好 乐乐 乐乐早上好”。在午餐前会带着孩子一起做音乐律动手指游戏,如《大家一起吃》《三只猴子》《黑猫警长》等等。在晨间间锻炼的时候,可以利用做晨操的时间,让幼儿原地踏步练习,老师说“小脚踏起来”,引导他们喊出“121”的口令。也可以让孩子们一起拍打节奏,也便于他们掌握这个节奏。

四、结合打击乐器感受节奏

声音由震动而来,有规律的震动就形成了节奏,再搭配上适合的曲调就成了我们喜爱的音乐。首先来说,打击乐器对幼儿来说是最容易也是最能激发他们好奇心的乐器。打击乐活动要求幼儿必需拥有准确的节奏感,并能够全面控制把握好节奏,才能获得较好的演奏效果。与此同时,正确的节奏感也能随着打击乐的学习不断深入而增强。这一点可以通过带领孩子们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打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来实践。也可以让孩子们用打击乐器结合音乐,在敲击时用手上的触觉感受震动与节奏。

1.以此打击乐为例:《小动物排队》

玩法:我是一只小猫(做小猫的动作),汪汪汪(随意选用打击乐器按节奏敲打三次),我是一只小狗(做小狗的动作),喵喵喵(随意选用打击乐器按节奏敲打三次),我是一只小鸭(做小鸭的动作),嘎嘎嘎(随意选用打击乐器按节奏敲打三次),后面让幼儿自己创编小动物。

五、寻找生活中的节奏

我们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每一处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和各种各样的节奏,如军队踏步声(嚓、嚓、嚓),马路上车辆的喇叭声(嘟、嘟、嘟),走动的铃声(的塔、的塔、的塔),轰隆的雷雨声(轰隆隆、轰隆隆),夏天知了的声音(知了、知了、知了),狂吠的小狗(汪、汪、汪)等等。这些声音都是幼儿生活中常听到感受到的,非常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所以,笔者在进行音乐活动教育时,会把这些节奏声音放给孩子们听,让他们自己去辨别聆听这些声音。

六、结论

节奏是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节奏的感知要从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这一点不仅仅有利于他们未来欣赏和学习音乐相关的知识,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 2022-08-02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447.html 1 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