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02日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 天柱县第六中学 杨义宙

阅读理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基本生活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使得学生适应社会信息化的能力得到提升。然而,阅读理解题却是众多学生的学习难点,在考试中,学生失分较多。这主要是因为阅读理解的文字较多,又没有正确的方法和相应的技巧,学生解答起来就会显得比较吃力。所以,对阅读理解而言,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总览全文。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把握,并理清文章脉络。看到文章时,不要急于答题,必须要阅读完全文,对其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才能开始答题。

第二步,弄清题意。在通读全文之后,细读文章后的问题,仔细思考问题答案。

第三步,提取答案。对于那些可以在文章中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便可直接提取答案。

第四步,挖掘深层含义和隐含信息。对那些需要结合文章内容才能回答的问题,需要对其中相关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进行挖掘,找到与题意最符合的答案。

第五步,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必须要考虑好之后,才在答题纸上书写答案,在组织语言时,一定要注意用词和表述方法,言语要简练,并且要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

二、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一)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与题目相照应。

(二)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三)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四)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五)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这四种:

比喻手法。采用此种手法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这样不仅可有效地降低阅读的难度,还更易于被接受;二是使概括的内容生动化、形象化,使人加深印象;三是可使深奥、难理解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拟人手法。运用拟人手法有助于作者鲜明地表达出自身的情感,如对自己喜爱的事物,作者可以运用拟人手法将之描写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使读者读来感觉生动有趣、亲切自然。又或者对于自己厌恶的事物,作者也可巧妙地把它展现得丑态毕露。

夸张手法。作者运用夸张手法一般是想表达自己对事物的鲜明态度,并通过运用这种手法让读者切身感受到作者传达出的情感。

排比手法。排比手法可有效增强语言的气势,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更深地体会读者所表达出的强烈奔放的感情。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修辞手法的把握,有助于他们更准确、更深刻地去体会和把握作者所传达出的情感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对解题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认真答题 。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时间,掌控好速度,秉持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从简单题目开始着手;此外学生还要特别注意一点,在遭遇一时做不出的难题时,应该果断放弃,切不可一味钻牛角尖,先完成有把握的题目,之后再全心攻克难题;在组织问题答案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很多学生虽然正确理解了题目 要求,也归纳出了正确答案,但是落实到试卷上的语言却严重缺乏规范性,使人读来感觉杂乱无章、不知所云,这无疑会影响试题得分。鉴于此,教师在阅读训练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思考成熟之后再付诸笔端。

总之,在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因为不懂得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要领,往往失分较多。因此,教师在平时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训练时,一定要遵循正确的教育教学规律,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放松,才能取得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

--> 2022-08-02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449.html 1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