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三幼儿园 席 欢
学习品质是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是在幼儿期开始出现与发展,对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游戏时个体差异不可避免,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关注、尊重个体差异,并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才能促进幼儿均衡发展。如何尊重幼儿差异,怎样满足每一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呢?
一、开放游戏环境,让幼儿根据需要进行自主选择
户外锻炼活动根据走、跑、跳、攀爬、骑行区等游戏内容划分开放式的游戏活动场地。大型器械按区域摆放,中、小型体育器械均放入开放式玩具架。幼儿按标记自主使用、取放,幼儿不受活动场地、种类等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器械、选择同伴,到各区域自主游戏、参加锻炼;自由选择的区域游戏活动,各班级确定游戏互动区,并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开放式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最大空间,根据自己需要自主选择游戏是培养幼儿自主意识、尊重幼儿自身差异的前提。
二、自主游戏中培养学习品质
1.自主、自信、勇敢。玩什么、到哪里玩,和谁一起玩都由孩子自己决定。幼儿在自主选择、自己计划、设计游戏的过程中越来越自信,会乐于尝试和挑战,在小伙伴的带动下更加勇敢地参与各项活动。
2.专注、认真、努力。自主选择能够激发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实践证明,幼儿在参与自己喜欢和想要参加的游戏活动中表现得更专注、更投入。幼儿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向同伴学习,自己找到差距,努力参与某项自己感兴趣或是感觉自己需要提高的活动,比在参与教师安排、控制下的游戏更开心、更专注、更认真。
3.交流、交往、合作。幼儿加入、发起游戏时需要主动交往,要介绍自己,友好地请求,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与同伴友好相处等,扩大了幼儿的交往群体,增加了交流、交往、合作的机会,结交新朋友的能力也逐渐提高。
幼儿在自主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自信、勇敢、专注、认真、努力,这些优良学习品质的培养是孩子们将来长久学习的基础。
三、观察游戏,生成教育,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
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设计游戏、控制游戏、引导游戏转变为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提供丰富多元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游戏,也就是由教师发起的游戏转向由幼儿发起的游戏。这一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要更尊重幼儿、细心观察幼儿、善于思考、在游戏中生成贴近幼儿的学习与教育活动,由设计学习活动转变为源于幼儿需要而生成的学习。
幼儿的自主游戏需要教师的支持,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以游戏者的角色靠近幼儿、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在游戏中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对幼儿提出的话题和活动给予一定的陈述,支持幼儿讨论、描述自己提出的话题,不断挖掘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不断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建构幼儿游戏中可以生成的学习活动才能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
四、关注游戏过程,满足评价需要
自主游戏活动结束时,教师应给幼儿一定的时间,各游戏场地负责教师引导幼儿及时整理活动材料,根据材料标记做好收拾整理。幼儿互相交流今天活动的配合、发现的问题等,根据今天的游戏活动提出明天的活动建议或计划以及是否约定继续合作等。
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己发起、自己做主的游戏,自主是尊重差异的前提,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就是孩子们需要的学习。观察幼儿游戏,善于发现幼儿游戏活动中生成的教育活动,抓住幼儿需要学习的最佳时机满足幼儿发展,顺应个体发展自然的、流淌式的学习,在游戏与学习中培养幼儿专注、细心、认真、交往、合作、努力探索等优良的学习品质,才能真正满足每一个幼儿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