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丙妹镇归林小学 朱启章
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在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由于缺失父母的陪伴,表现出诸多问题。班主任是留守未成年人成长道路上的守护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完善的人格,为留守未成年人营造爱的环境,丰富他们的情感,完善他们的人格。
“有工作的地方没家,有家的地方没工作,他乡容不下灵魂,故乡安不了肉身,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远方,有了乡愁。”抖音上一段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无数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家庭的痛苦与无奈。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为了生活,不得不离开故乡外出务工,使得大批的儿童脱离父母亲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未成年人。
一、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向城市,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成长过程中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农村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
二、用爱营造温暖的氛围
留守未成年人生活在家庭不完整的环境中,对周边环境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导致自己内心封闭,不愿与人交流,逐渐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甚至会产生自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因此,班主任要走进留守未成年人封闭的心,必须用自己的爱去换取他们的信任,打开他们封闭的内心。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更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一位著名教育家这样指出 。班主任要认真了解每一个留守未成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要细心指导,学习能力差的要耐心辅导,对犯错误的要精心引导,让每位班级中同学关心他们,与他们交朋友,营造一个充满阳光温暖的班级大家庭。班主任更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生活情况,把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对他们学习上的烦恼、思想上的困惑、生活上的困难,并帮助他们解决,做他们生活上、情感上的“家长和朋友”。而对自立自强、勤奋学习的留守未成年人,要更多地给予表扬,为其他留守未成年人树立榜样,带动共同进步。
三、建立相关制度,让留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学校要建立关爱留守未成年人的相关制度。首先,学校加大对留守未成年人的关注力度,将其归并到学校常规工作中,定期进行了解和帮助。同时,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减少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行子女的教育束缚,争取能让孩子随父母到城里一起生活和接受教育,实现降低留守未成年人的数量。
四、与留守未成年人家长加强沟通联系
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学习问题,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根据长期以来对留守未成年人情况的了解,我们认为,一方面,留守未成年人因为缺失父母的陪伴而无心学习,出现上课注意力分散,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成绩普遍不如人意;另一方面,部分留守未成年人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致使学习缺少有效监督,造成学习上的偷懒心理,学习缺乏自主性,逐渐养成各种不良的学习习惯,最终影响到学习质量。与家长加强沟通,通过家校的密切配合,使教师更准确地了解与掌握留守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确保能够帮助到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解决实际问题。
五、尊重和信任留守未成年人
“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一位心理学家曾这样说过。学生是独特的生命体,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又是这一群体的特殊部分,他们都有与生俱来的学习欲和表现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对他们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从点滴中帮助他们进步。
六、给留守未成年人提供宣泄的平台,做好心理疏导
很多留守未成年人遇到困难无助时,内心压抑,不能得到及时释放宣泄,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班主任如果发现留守未成年人出现过重的心理负担,内心有压抑,及时提供心理辅导,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宣泄的平台如 “真话日记”,把自己的内心话写出来,教师根据留守未成年人写出来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问题的辅导。宣泄室,带上拳击手套,把所有的疑惑、不安都宣泄出来,不仅让学生抒发压抑的情绪,也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心理进行深入了解。
首先要引导留守未成年人正确认识自己。只有当他们充分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知道自己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自信心才会产生。其次,还要给留守未成年人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当他们自己动手干一些简单的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因为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他们自信心的雨露。同时,还要经常用赏识的目光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表扬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他们要多作肯定性评价,随时注意对他们进行鼓励,使他们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
七、关注安全问题,加强防范
安全问题大于天。留守未成年人的安全问题是一个热点话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各种留守未成年人受伤害事件就像警钟一样时不时在我们耳边响起,提醒我们加强安全教育,做好防范措施,以免悲剧发生。
根据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在被拐卖儿童群体中,占比例最大的是流动儿童,其次就是留守未成年人。这让笔者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对班级中所有儿童的安全,深深感到担忧,为了加强保障,在校期间强化安全教育和监护,让孩子们的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到假期,他们脱离了笔者的视线,其安全就会让笔者感到很忧心。因此,笔者会采取每家每户登门进行“双访”,即访问家长(电话访问)和访问学生,宣传防范措施,向每个学生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以此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安全宣传,共同保护孩子安全。同时,开展一些自护、自救活动,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学会自救。笔者会采取“一人一卡”的活动,借助卡片对留守未成年人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如详细住所、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等,以此及时跟踪,确保信息完善,以便及时应对问题。
总之,留守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得到我们更多关注,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发挥自身作用,师爱随行,为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撑起一片蓝天,共同呵护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让留守未成年人不再孤单“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