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谷陇镇第二小学 王江海
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使得学生学有所得,教学的目的不是显摆老师有多少渊博的知识。部分教师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无比繁复,课堂上花样百出,学生目不暇接,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而是过度地表现教师的知识面。教师要善于化繁为简单,使得学生在简短的时间内学会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 计算的简化教学
在数学学习中,计算是学生必须面对的十分关键的一个课题,有的计算题有的学生5分钟就能解答出答案,有的学生需要花半小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学生计算是否迅捷,是否正确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素养。应用加、乘法运算定律简算是小学阶段数学简便运算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数学计算的简化教学。
例如,有一年的测试,有一道加减法计算的题目,那个数学题是这样的,10086+2019-10085-2017+8=?在这道题中,不少学生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计算过去,草稿子都用了一堆,时间花得很久,得出的结果还是不正确。不少人更是看到计算量太大,放弃了计算,直接交了白卷。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在加减法中,先加先减不影响得数。那么题目就变成10086-10085+2019-2017+8=?相信这道题许多学生在一分钟之内都能算出答案。
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遵循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才能保证简便运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例如,1543-371-129=1543-(371+129),在除法中有一个凑整的概念,11400÷25÷4=11400÷(25×4)=1400÷100=140。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效率,教师在课堂外可以与学生开展计算游戏,教师拿出一副扑克牌,教师和三个学生每人分到相当数量的扑克。每人出一个牌,一共有四张牌,师生可以随意用加减乘除法,计算总和要得到24,计算得快者就赢得扑克牌,这样通过倒逼和游戏的方式,学生自然而然想到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二、 数学问题的简化思维
人们常说,要送学生一瓢水,首先教师要有一桶水。数学教师应当具有渊博的知识,数学教师需要博览群书,丰富和提升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知识,使得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例如,在解小学常见问题鸡兔同笼中,许多学生开始百思不得其解。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之中,是小学奥数的常见题型。是指已知鸡与兔的总头数和总足数,求鸡和兔各是多少只的应用题。原来有的老师用命令法,叫兔子两只前腿全部站立起来,在这一次解题中,教师可以用捆绑法进行解题,由于兔子的脚比鸡的脚多出了两个,因此把兔子的两只前脚用绳子捆起来,看作是一只脚,两只后脚也用绳子捆起来,看作是一只脚。那么,兔子就成了2只脚。则捆绑后鸡脚和兔脚的总数:35×2=70(只)比题中所说的94只要少:94-70=24(只)。现在,我们松开一只兔子脚上的绳子,总的脚数就会增加2只,不断地一个一个地松开绳子,总的脚数则不断地增加2,2,2,2……一直继续下去,直至增加24,因此兔子数:24÷2=12(只)从而鸡数:35-12=23(只)。
教师无论是用捆绑法还是抬腿站立法,都可以使得问题的简单化,教师要善于应用这样的思维教育学生,让学生觉得数学思维的奇妙之处,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三、 应用题的简化教学
在小学阶段,教师在教育时要善于利用图形进行简化教学,使得学生直观感受,从而达到简化的目的。在进行追及问题、相遇问题教学时,教师应当逐步将线段图应用到教学工作中。线段图是一种平面图形,具有直观的特点,使得学生一目了然。
因为形象法特别适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注意用图形引导,使得教学事半功倍。如,小李骑自行车去学校,学校离家有2000米,他骑自行车每分钟可以行驶100米,当他经过学校附近的篮球场时,他距离学校还有500米?小张家的轿车和小李家的自行车挨在一起,他们的车子停在一起,当小李达到学校篮球场时,小张的父亲开始送他去学校,校长的父亲车子的行驶速度是100公里每小时,小张能够追得上小李吗?于这类问题,小学生可以用图像来简化问题,用图像将问题中描述的不同关系形象化,然后给出正确答案。
四、 经常性地表扬学生
学生总是期待学生的肯定,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性地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有的学生答题思路是正确的但是结果错误了,教师要肯定他的答题思路,有的学生的计算是正确的,但是对题目的理解是错误的,教师要肯定他的计算能力,有的学生书写很正楷,教师要肯定他书写上的优点。反正只要学生有一点优点,教师就要充分经常肯定。教师还要学会花样的表扬,使得学生觉得你的表扬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真心实意。例如,你真棒,老师为你骄傲。你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孩子,你懂得比老师还多,继续努力啊!你们都是有心的好孩子,发现了生活中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的潜力非常明显,你的进步很大等等。
总之,教有法、教无定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将复杂的计算,简化便于学生学习,将学生从繁重的计算任务中解放出来,教师应当学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使得学生轻松地就可以解答复杂的问题。教师还应当不断地鼓励学生探究,使得学生增强学习动力,使得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