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03日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

○ 凯里市第五幼儿园 朱 敏

幼儿由于好玩、好动等特征,对教师与家长的管教会出现抗拒、逃避、抵触等行为,严重影响到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必须强化幼儿教育工作。而通过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能够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使幼儿能够听从教师的指导与安排,在园内以及日常生活中有更出色的表现,全面推动幼儿未来的健康、良好发展。

一、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幼儿阶段是我们成长阶段的第一阶段,也是孩子习惯、性格、情商、智力的形成关键期,在这一阶段通过适当引导,有效激发,幼儿不仅可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且这些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孩子以后的个人健康成长也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一)有益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幼儿的启蒙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社会的关注,在幼儿早教、幼儿蒙氏教育普及的今天,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对幼儿早期智力的开发还是对幼儿行为的早期引导,焦点都集中在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与养成上。为此,如果老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幼儿喜欢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边玩边学习中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对幼儿的学习成绩的提升有所帮助,而且对幼儿未来的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培养和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下以及未来我国大中小学校的教育理念。幼儿阶段,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多种主题教育形式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而且对幼儿情商、性格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论是幼儿的良好习惯还是情商、性格都是我国素质教育理念下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幼儿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是满足新时期我国素质教育理念下幼儿综合素养培养和提升的重要目标。

二、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

(一)生动的室内外环境创设培养幼儿行为习惯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为幼儿成长服务的,对幼儿意义重大,应当尽量贴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以生动、活泼、童趣的方式来展现对幼儿成长的期待。首先,在室外环境中,幼儿园可以通过张贴文明用语海报、张贴童趣画报、树立卡通形象雕塑等方式来营造生动的园内环境,让幼儿可以受到文明用语如不浪费食物、不随地乱扔垃圾等正确行为宣导的影响,对幼儿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在室内环境中,幼儿园可以在走廊里张贴缓步慢行、不大声喧哗等提示语,在地面上粘贴不同教室、活动区域的方向提示;在洗手间粘贴正确的洗手步骤提示,在水龙头两面贴上哭泣和开心的表情,当水龙头打开时会看到哭泣表情,当水龙头关闭时看到开心的表情,提示幼儿不要浪费水资源。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可以为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提供引导,让幼儿在提示语下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室外环境创设主要由园方工作人员来完成,室内环境创设可以由幼儿和教师一起完成,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

(二)多彩的活动区域环境创设辅助幼儿动手能力的增强

各种活动区域是幼儿园环境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幼儿接触美术、音乐、科学等学习内容的重要途径,是幼儿在园内获得身心愉悦的重要阵地。幼儿园活动区域中应当准备足量的操作材料,充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需求。幼儿园在面对刚刚进入集体生活的小班幼儿时,应在活动区域中投放数量充足、数目相同的材料或玩具,让幼儿能够感受到公平,辅助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活动和生活。随着幼儿升入中班、大班,活动区域中可以逐步增加多种类型的操作材料,减少成品的工具和玩具数量,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将活动区域内物品的数量稍做削减,培养幼儿分享、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角落环境创设培养幼儿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当注意对角落环境的创设,如在教室、活动区域、校园的一角布置一个由植物包围的环境,在其中饲养一些小兔子、小鸟等小动物,这里安静、清新,触目所及都是绿色。幼儿可以在这样的角落里安静地观察植物的生长,观察小动物的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可以提示幼儿在这些角落停留时应注意降低音量,不要打扰小朋友、小动物的安静,尊重同伴寻找安静角落独自相处的选择。毕竟,每一个幼儿的性格不同,有的幼儿天性外向,有的幼儿天性内向,幼儿园为外向的幼儿提供了可以玩耍、嬉戏的环境基础,也不能忘记内向的幼儿对于独处和安静的需求。这样的角落环境创设还能够引导幼儿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中走出来,学会体谅他人、尊重他人的行为。

(四)制订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与中小学生相比,幼儿绝大多数的学习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在日常生活中收获经验、掌握知识,进而形成各种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障幼儿能够有效改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促进幼儿未来的良好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园内的厕所中张贴一些洗手七步法示意图,促使幼儿能够知晓便后洗手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述一些餐后立刻剧烈活动的弊端,促使幼儿在餐后避免剧烈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张贴爱护班级卫生的规则,促使幼儿能够知晓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些角色表演活动,如扮演交警、医生、消防员等,促使幼儿能够知晓遵守交通规则、爱护自身健康、严禁随意玩火等知识,树立起规则意识,实现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养成。

三、结语

在幼儿园日常教育工作期间,教师必须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通过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确保幼儿能够更加听从教师的指导与安排,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不良习惯,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推动幼儿日后的良好、健康发展。

--> 2022-08-0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529.html 1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