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03日

都坪镇:

昔日荒山结出“致富果”

图为村民在把采摘的桃子装箱

本报讯(通讯员 李昌檬) “趁清早凉爽,大伙儿赶紧上山摘桃子去啦!”“他们早就上去啦!”……连日来,清晨五点,都坪镇都坪村对河组岩上坡就热闹非凡,人们的吆喝声和说笑声、农具的碰撞声、车辆的爬坡及鸣笛声和谐地碰撞在一起,弹奏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清晨曲。

笔者顺着这支清晨乐曲爬上山坡,抬眼望去,满山遍野尽是粉扑扑的大蜜桃,压弯了枝丫,点缀了绿林,鲜嫩饱满,令人垂涎欲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有爬树的,有挑担的,还有筛选装箱的,脸上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

“这些都是大伙儿的荒山荒地,山高路远,之前大家都不愿意大老远来打理,后来杨胜凡承包去种桃子,不仅盘活了土地,还给寨上的乡亲们都带来了收益!”都坪村对河组村民莫水花一边筛捡桃子,一边乐呵呵地说道。

“作为对河组组长,我也希望能够帮助乡亲们把日子过得更好一点,当年我带头提议将这片荒山利用起来,召集寨邻乡亲开‘院坝会’商量,大伙儿都很赞同,对我也很信任,在党委政府和村里的支持下,承包了这片山地来种蜜桃,桃子长势好,得了丰收,大家得实惠,我也感到有成就感。”都坪村对河组组长、致富带头人杨胜凡说道,“这片承包地有110亩,其中桃子有80余亩,年总产量达10万公斤。我与湖南收购商张老板合作有4年了,每到采摘季,他就亲自过来收购,收购价格为每公斤3元,除去每年的人工、肥料、农药等成本费用约7万元,桃子的总收入在23万元左右,主要销往云南、广东、长沙等地。”

据了解,杨胜凡承包经营这片桃林已经有12个年头,在桃林的管护和采摘期,平均每天都会召集20多名村民,用工方面都会优先考虑本地的困难群众。近两年来,还充分吸纳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困难群众,是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昔日荒山换新颜,因地制宜把‘桃’种。结出致富‘香果果’,惹得群众乐呵呵。”在都坪镇,像杨胜凡这样的优秀“垦荒人”还有很多,既得益于他们个人的顽强拼搏,更离不开镇党委政府提供的干事创业大舞台。近年来,都坪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各方面发展力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已经形成了以茶叶、桃子、蓝莓、西瓜等为主的高效农业种植产业体系,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的突破,使农民在增收方面有大的提升,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产业支撑。

--> 2022-08-03 都坪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538.html 1 昔日荒山结出“致富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