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蒋芝美) 近日,笔者走近剑河县革东镇光条村板蓝根种植基地, 一片片绿油油的板蓝根映入眼帘,基地里10余名群众正在基地忙碌着,除草、施肥……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板蓝根是我们苗族传统的染料,我们经常用来染布,现在我们种植板蓝根,不仅不愁销路,而且还能得到一份稳定的收入,我很满足。”谈到板蓝根,正在进行除草管护的光条村村民欧骨长赞不绝口。
去年以来,光条村党支部结合本地自然资源,采取“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找准以发展钩藤、茯苓、板蓝根等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方向,由党支部牵头领办,把村内的荒田土地进行流转,发展规模化的产业,通过以产业带就业、以入股促增收的方式,实现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带动村内富余劳动力就业、促进群众增收的目标。
“我们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乡村经济‘自我造血’能力,提振群众致富信心,同时积极践行产销对接,主动搭建销售平台,与企业建立长期销售关系,帮助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给群众发展产业吃上了一颗‘定心丸’。”光条村第一书记弓晓峰说道。
据了解,目前光条村共种植板蓝根100亩,总收成将达到3万公斤,群众户均预计增收4000元以上。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