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03日

在“以读促写”教学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构建方式

○ 凯里市第十六中学 姜 璇

以读促写是在教学中,教师以课内、课外的文章内容为依据,设计与之相关的写作训练,发展学生兴趣以及提高学习写作能力的一种写作方式。但是,就当前的语文教学来说,依然存在学生写作困难、阅读量少的教学现状。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以读促写的写作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语言能力,最终实现未来的全面发展。

一、随笔体验,激发情感共鸣

体验式教学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主体为基础,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知识、理解知识、记忆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阅读前,给学生创设情境体验,让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文本产生一种期待的心理,从而转变成为学生阅读的动力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可以将情境体验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调动学生与文本相关的体验和知识库,在阅读前布置一些与课文题目、作者、写作手法相关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的准备状态。

例如,以阅读《散步》这篇课文为例。本篇课本是莫怀戚以散步为主题,记录的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虽然语文质朴,但是相关的感触深刻。所以,教师利用这样的一个主题,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主题布置相关生活体验小随笔任务,唤醒学生的体验和情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生经过这样的一个小练笔,能够引起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的兴趣会得到有效发展。并且,学生和作者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相应的情感也是有区别的。在学生生活体验与作者情感的对比中,学生能够明显体会到作者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对于母亲和儿子的爱护,也能深刻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情感的升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也有着更深层的理解。组织学生进行生活体验的小随笔,能够让学生在趣味写作教学的引导下,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也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从而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打造基础。

二、增强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

写好一篇文章,需要学生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丰富的语言知识储备量以及相应的写作技巧。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学生的写作技巧,却忽视让学生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和语言知识储备量。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没有素材也没办法写作。所以,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增强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教学打造基础。

例如,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摘录、背诵优美词句。在教材中,有很多值得学生借鉴的语句。如,在《秋天的怀念》这篇阅读内容中,有几处是描写关于母亲语言的句子,分别是,母亲“常说的话”“双关的话”“多说的话”“最后的话”,这些话语都是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亲情,以及对子女的不舍之情。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语句摘录并记忆,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意思,在仔细品味中感受作者笔下的母爱。或者,在阅读《背影》这篇文章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描写父亲的某一段,让学生快速积累素材。又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归纳相似文章进行积累知识。如,在阅读《纪念白求恩》《邓稼先》等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其他渠道找一些和人物有关的文章,进行阅读、理解和摘抄,方便学生在后续写作的过程中可以从中提炼并运用。只有增强学生的阅读量,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写作中能将自己积累的语言运用到文章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质量,让自己有话题可写。

三、梳理文章,搭建写作结构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就需要将文章的骨架,也就是文章的写作结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当学生确定好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结构之后,写作水平将会有质的提升。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教师为学生讲解和梳理文章的中心脉络、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点手法等等。让学生牢牢掌握文章的写作结构,文章就会被赋予灵魂,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以阅读《黄河颂》这部分语文内容的教学为例。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阅读本篇课文后,体会一下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通过写出这篇文章,想要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文章分为几部分,分别表达了什么?”在给学生提出此类问题之后,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合作交流和探讨,并且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进行指导。最后,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梳理文章中的写作结构,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思想。教师再进一步为学生解释文章中的写作结构,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写作风格和利用到自身的写作练习中。通过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和中心思想,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更乐于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四、文本细品,提升写作思维

在语文学习中,写作教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以读促写教学,通过细品阅读文本,进而提升写作思维。

例如,写一篇文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样这也是写作的灵魂。将中心思想赋予到文章中,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感知,还能使文章变得形象生动。因此,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先从互联网中搜集一些和写作有关的内容,如名人著作、经典文章等。然后,让学生细品阅读文本,同时让学生思考作者的中心思想。在学生充分掌握这些知识点后,教师再让学生尝试写作练习,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写作观点、写作经历和写作总结,适当地模仿作者的写作的思路进行创作文章。这样学生通过进行改写阅读文章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写作思维能力。

五、补充细节,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写作的练习,不能缺少对语言文字的想象和创新。因此,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补充细节的方式让文章更加完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阅读《桃花源记》这篇课本的时候,教师利用留白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填补语言的空缺。如,在阅读“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一句话之后,教师让学生尝试写出桃花源的人在做什么,导致太守“遂迷,不复得路”。在教师引导的下,学生都会积极想象,并用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和补白。当然,在学生补充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原文,用作者当时的口吻以及文言文的形式,进行趣味补写。开展这样的方式,既促进了深入阅读,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还能在文言文的创设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写作风格,学生的写作兴趣更好,写作水平更高。

综上所述,语文写作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相对困难的一个环节,它比较能凸显学生的语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以读促写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通过开展随笔体验、增强阅读量、梳理文章、文本细品、补充细节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写作练习。而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各项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利于实现作品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写作技巧的提高。

--> 2022-08-0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554.html 1 在“以读促写”教学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构建方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