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平县第三中学 蒋伯玉
读完安德森《中国食物》后,了解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中国人对粮食、食物的观念是不同的。本文就体育专业生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做论述。
一、引言
说到食物,中国人一直就有“民以食为天”的食物观念,如“养生”“保健”等字样随处可见。而对于体育生来说,科学饮食是训练的必修课。
二、 饮食对人的影响
1.饮食对人的影响:食物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人体各项机能都是靠从大自然的食物中来吸取养分才能不断地维持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平衡发展,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体质。古人说“民以食为天”就是对食物价值的最大肯定,而“病从口入”则是警示:需要科学健康的饮食。要知道,不健康的饮食对人的危害是致命的。例如,2010年四川海螺沟食物中毒事件;浙江余姚市看守所食物中毒导致死亡事件;2014年福建泰宁县朱口镇渠高村村民采自家野生蜂蜜,与邻里分享,酿成3人死亡。
2.以体育生为例:体育生,就是指以练体育为特长的特长生,并参加中考或高考的考生。作为国家运动员的人才储备的重要力量之源,体育生需要长期训练来保持和提升自身的竞技水平。这就要求体育生需要大量的科学训练。科学的训练,就需要科学的饮食。诚如,2013年科比的左脚踝严重扭伤了,骨头汤成科比灵魂餐饮,最终科比仅仅休息了两场就回到比赛中去,这里面就离不开这神奇骨头汤的功效。
这是一个职业篮球运动员的饮食策略,而周琦刚到NBA时,却被爆料喜欢吃油炸垃圾食品而被美媒批评。油炸食品脂肪含量太高,且油炸过程中也会破坏食物本身的维生素致使人体难以吸收。体育运动员经历大量的训练后体能急需大量的能量补充,这时候选择正确的食物就很重要了。
三、 体育生人才储备观和正确的饮食观
1.体育生人才储备观必要性。这个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习近平在通过《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会议强调:“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此《方案》一出,举国沸腾:中国足球的春天终于到来了!从宏观意义来看,体育特长生的人才储备也是这个时代的必然选择。
例如,中国乒乓球队,拥有强大后备力量的中国军团,在东京奥运周期中,已经握有先手之利……老将马龙、许昕,中生代朱雨玲、陈梦,新一代樊振东、孙颖莎等国手将。
2.体育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大健康、群众性”的全民健康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科学的。体育生训练时,要避免一些错误的大众饮食观念。以下对某些错误饮食观进行小结:
首先,“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错误饮食观,这传统的饮食习惯是错误的。这样的行为往往带来的是有的过敏,有的食物中毒,有的运动员甚至因“饥不择食”进而大量地吃一些油炸食品,而造成训练“无用功”的结果。
其二,“运动时大量地摄入盐,以避免抽筋和疲劳”,其实这是运动员长期的一个错误饮食习惯。据调查发现,人体在运动时不是减少体内的含盐量,而是增加了体内的含盐量,这也是人体内不断地流着“盐味”的原因。
其三,“运动中避免喝水,否则人会出现‘笨重’反应迟钝”的现象,这个观点在上世纪80年代很流行。后来通过大量研究显示,人体的结构中有70%左右为水分,人在运动时水分必须维持在一个水平上才能继续保持好的运动能力。
其四,运动员要遵守运动比赛时的饮食规则——拒绝摄入带有兴奋剂。有些运动员为了赢得成绩,却违反了体育竞技的要求去食用或摄入了兴奋剂,也有的运动员因不重视饮食而误食兴奋剂去参加比赛却不自知的,这些是典型的错误。
在今日的体育强国梦的牵引下,作为我国体育事业人才的后备军的体育生必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科学饮食观念。唯有如此,才能提升竞技水平,延伸运动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