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06日

浅析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提速的实践与探究

○ 凯里市第八小学 顾先伦

叶圣陶先生曾经告诫我们:“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更何况,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写作提供可作借鉴的范例,它还是一个多方面吸收的学习活动,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对我们的思想品德、人格气质、审美修养以及精神世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阅读是促进我们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当代小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素质之一,任何忽视和轻视阅读的看法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提高阅读速度,在现实生活中和现代竞争中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时代性,而且刻不容缓。

一、探究意义

阅读能力的培养,跟任何其他能力培养一样,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地循序渐进,应该学会读懂一个段,接着要学会读懂一个段落,然后再学会读懂一篇文章,一步一步地前进。小学中年级应该着重学会读懂一个段或一个段落,小学高年级应该继续学会读懂段与段的同时,着重学会读懂一篇文章,这样才能把阅读的基础打得扎扎实实的。除此,方法很重要。阅读速度与阅读目的、读物性质、难易程度,以及阅读者已有的知识水平、阅读技能、理解能力有密切关系。要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本课题是在考察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后,遵循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教育政策的引领,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培养学生阅读速度的一项实践研究,期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策略,进而提高其阅读速度,对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主要内容、目标、方法

(一)探究内容

(1)对五年级学生阅读兴趣进行研究调查,了解他们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意向,整理阅读目录,研究阅读策略。

(2)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开展调查,了解当下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概况,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以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方法了解学校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改革的状况,找到改革在教学层面阅读速度不能提高或提高速度有限的症结所在,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背景,准确把握阅读速度教学改革的趋势。

(3)五年级语文阅读速度的教学策略。运用教学策略含教学目标定位、教材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根据学生已有的阅读速度与阅读目的、读物性质、难易程度,以及阅读者已有的知识水平、阅读技能、理解能力等给以一定有效的方法指导,形成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

(二)探究目标

(1)学生层面: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四方面能力:辨识与提取、比较与整合、评价与反思、应用与创新。在小学五年级开展阅读速度的教学研究,能快速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小学中段或高段才起步的班级相比,越早开展阅读速度、班级的学生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在答问的积极性上都更好一些。因此,在五年级开展阅读速度的探究在整个小学段对养成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统编教材对阅读速度的要求也是从五年级上学期开始的)

(2)教师层面:“以身作则”“循序渐进”是教师拥有一桶水的前提。要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探索,老师就要学会思考、学会探索。思考产自积累。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师充分的职业发展,从而为学校打造一支合格而优良的教研队伍奠定基础。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

(三)探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围绕着群文阅读相关的书籍、期刊和报刊进行查阅。

(2)调查法:利用问卷星在线调查、测评、抽查等方式对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等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教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学生阅读力水平。

(3)行动研究法: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理,按照课题设计和实施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研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研究的过程寻找教学策略。

(4)个案分析法:将共性问题收集整理、积累,抓住典型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并跟踪进行个案策略尝试,在尝试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提炼,找出问题所在,探索有价值的教学策略。

(5)经验总结法: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提炼实验成果,升华研究成果,实现理论创新,推广研究成果。

三、采取的策略

(一)扩大词汇量,巩固语法知识

教师在帮助小学生不断巩固所学的词汇的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小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通过大量阅读实践活动,扩大小学生的词汇量。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长句难句应作适当分析,指出某些汉语言中的语法的活用现象,以此加深和巩固已学过的汉语言中的语法知识。

(二)扩大视幅

视幅是指眼睛每停留一次所能清晰地感知文字的广度。视幅对阅读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每看一眼,或称定置看清字数的多少;另一方面是眼睛定置次数与时间。由于视幅宽,定置次数自然少些,同时每次定置的时间也短些。而读速慢的读者,他们逐字阅读,视幅很小,不得不时时转动自己的目光,将视线投在每个字上,因而他们定置的次数多些,定置的时间相对也长些。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减少定置次数,增加每次定置词语的接受量,减少眼睛和往返的次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学生就养成了习惯,他们的视幅扩大了,读速必定能大大提高。

(三)减少阅读的回视次数

回视是指重读材料时,目光返回至未弄清的词语和句子的动作。阅读过程中的回视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即使是阅读能力强的人,有时也会倒回来看。但回视次数过多,则会影响读速。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小学生在阅读时都有频繁回视的习惯。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减少回视的次数,首先要帮助学生消除阅读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的阅读往往不需要逐字逐句弄清楚,只要获得某些信息就行了。对某一篇文章的理解是相对的,有深有浅,没有尽善尽美的理解。在训练方法方面,我们可以训练掌握以下几种阅读方法:

1.查阅法

作查阅法练习时,教师先将拟好的问题和印好的短文一道发给学生,限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读完,要回答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生动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小学生在快速阅读中产生联想和想象,主动自觉地思考问题。查阅法所限的时间一般很短,它迫使小学生不仅要快速阅读,而且还要学会自动控制读速,见无关的文字一览而过,或跳过不读,遇到有关的信息则稍事停留,以便在最短时间内掠取所需的一切材料。

2.略读

对文章的感受,应该是一种直接的感知能力。应该不需要仔细地分析就能迅速地、较准确地把握整篇文章,包括感知文章的文体与语体、主旨、思路与结构、文章风格等。迅速感知文体与语体,有助于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把握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阅读的基本目的。理清思路和结构,是理解主旨的前提。感知文章的风格,能从阅读中得到美的艺术享受。正因为如此,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增强阅读的整体意识,从宏观出发,整段、整篇地教和学,培养对文章的感受能力。略读要求小学生浏览整段文章,领悟大意,并从中掠取概括大意的中心词或中心句,或要求小学生自己归纳中心。

3.语境悟意训练

所谓语境悟意即根据上下文猜测生疏词语的含义。如根据上下文线索进行填空或者释义推断词义。根据几个汉字猜出一个生疏词语的含义,根据几个词语推测出一个句子的含义,根据几个句子猜测出文章整段的意思。小学生通过这些练习逐渐学会悟意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平时阅读实践中,以后遇见生疏词语,不忙于查词典,先凭上下文猜测意义。一旦成了习惯,悟意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以上几种训练不仅能帮助小学生掌握速读的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力,而且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回视次数,从而提高读速。

--> 2022-08-06 1 1 黔东南日报 c194833.html 1 浅析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提速的实践与探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