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第一中学 杨 勇
通过探寻“优质课堂教学、优质课后训练、优质学习方法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这课题研究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息息相关,与教师个人事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个人更加沉浸于日常教学中,更加潜心教育,并且有一种不知停歇的快乐。也许付出让人快乐;也许全心全意为学生谋出路能使人快乐;也许能以全新的方式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使人快乐;也许因材施教能使人快乐;也许举一反三的方式层出不穷使人快乐;也许教学相长能使人快乐;也许……非常意外地收获——课题研究能使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增添乐趣。
为了让课堂教学的达到示范性、针对性、实效性,要将教材上的每一字每一句话都要认真琢磨一遍,在心里总爱嘀咕个为什么?它的关联有哪些?它会以什么方式进行考查?如何对它进行讲解传授更巧妙?一边向身边同事交流请教学习,另一边上网查询比较改进,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教学设计思路更加清晰、技术更加先进与熟练,重点难点把握更准确,教法实施更加灵活自如,学生学习方法及思维结构也发生了一定改变,课堂教学目标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
课后练习是对课堂的巩固与拓展,必须厘清知识考查逻辑,因此要立足教材基础、把握知识关联、明确常考题型、选择性变式训练。一方面知识考查要呈现螺旋式上升,突出递进性与层次性;另一方面部分训练任务在“山回水转疑无路”之际,只要学生有心仍可“柳暗花明又一村”,突出可查阅、可探讨、可攻克性。训练课堂上有时候学生的心情在跌跌撞撞中收获喜悦,同时也荣获来自老师的小奖励。课题实施两个月左右,同学们答题的速度降下来了,答题的准确率提升了,平时训练能听到教室里翻阅书本哗啦哗啦的声音,主动查阅资料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一个不懂的问另外一个不懂的现象得到了基本遏制,晚自习“静校课堂”基本实现。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主动上讲台询问老师的同学也越来越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也显著提升。同学们学习态度变得更加从容,脸上也展露出了一定自信,后来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之花得到绽放。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课题实践与研究有序开展,可谓一帆风顺;师生共同励志奋发,课题在人心凝聚的氛围中酝酿出了期盼的结果。即教风学风的转变导致教学成绩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教学班级人均分提升,第二教学班级高分段(年级前100名)人数比例上升,第三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了。
课题反思:(一)小组合作性学习实施不够顺利,出现气氛好,效果差的现象。原因有三,第一普通班各小组领头羊学科素养不全面,导致带头作用不明显;第二在各学科学习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学生合作探讨性不够主动,甚至出现偶尔排斥的现象;第三兵教兵有时变成哗众取宠,没有刨根问底,缺乏引人深思。(二)所选择的课题为《探寻高中化学优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方向没有错,涉及的面广,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有时感觉比较吃力。像类似覆盖面比较宽广的校级课题,如果通过学校审批,可由年级学科备课组统一实施。一方面强化集体教研教改及课程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发挥集体备课组的力量,为州级或省级课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题悟道:教育唯有日常日复一日的优质追求,才能创造终期高质量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是高质量区域性发展,榕江县作为黔东南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县市之一,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教育理所当然也要高质量发展。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非一朝一夕便能吹起收割的号角或摘取胜利的果实,须日复一日的优质追求,匠心独具,耐心雕琢。通过构建体系化发展机制,以多元化手段激发内生动力发展,严于要求,敢于重复,善于比拼,勇于超越。如今我们实事求是地站在桥头堡的位置,擘画了美好的远景,唯有解放思想,大胆开拓与创新,上下齐心协力,以日复一日的优质追求,于高处看团队协作,于细微之处见匠心,日积月累,方能创造终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