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09日

农村学前儿童饮食习惯调查

○ 岑巩县龙田镇幼儿园 张维姑

在这个物质生活水平非常丰富的时代,仍然有许多孩子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之所以患上这种病,主要原因是因为孩子在日常饮食中没有规律,并且出现挑食和偏食的现象。合理平衡的营养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针对幼儿在饮食方式上出现挑食、厌食等现象,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发育成长。

—、幼儿不良饮食概念及危害

不良饮食是指幼儿在进食过程中出现挑食、偏食等现象,只吃一部分食物,不吃另外的食物。喜欢吃的就爱吃并多吃,不喜欢吃的就不吃。长期如此会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现象,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许多潜在的危害,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幼儿性格及人格的发展。

二、造成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现在大部分农村家庭父母对幼儿存在严重溺爱的现象。在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进主食的情况下,总是喜欢采用一些饮料产品代替。更甚的是在这个电子产品泛滥的时代,大部分家长为了哄骗孩子吃饭,和孩子“约法三章”,采用边看手机边吃饭的方式哄骗孩子进食,久而久之孩子依赖上了手机,没有手机观看就不进食。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出现严重的依赖现象,导致厌食现象愈发严重,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自身原因

部分幼儿的牙齿因为发育不好,对坚硬的食物不适应,也会影响幼儿的食欲。也有部分幼儿在患病期间对饮食的兴趣下降,但是随着疾病的好转,幼儿也能够恢复正常的饮食。但是,慢性疾病却有可能引起幼儿长期的偏食和厌食现象发生。

三、如何预防及解决幼儿挑食问题

(一)有效的社会引导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儿童食品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儿童食品的电视广告要对幼儿进行良性引导,减少幼儿因电视广告诱导养成爱吃零食的坏习惯。同时社会机构也要加大对幼儿饮食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引导。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家长要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可以带幼儿亲自操作,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激发幼儿的进食兴趣,将食物做成幼儿感兴趣的造型。让幼儿体会到对食物的珍惜,从而促使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意识。

(三)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在纠正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之前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不挑食、不偏食的榜样。家长要丰富自己关于健康饮食的知识,了解最适合幼儿的食物和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在幼儿面前做表率。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带动下,幼儿也自然会对这些食物感兴趣,从而有效补充幼儿成长所需的营养。

(四)食物多样化

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都喜欢味道鲜美可口的饭菜。因此作为家长的我们在给幼儿做饭菜时应该尽量做到多样化,以及色香味俱全,幼儿的食欲还是会被引起的。

(五)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进食方式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饮食非常重视,但由于急于达到目的,采取强迫、威胁、哄骗等方式。这些方式可能短期有效,但是长期的话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要改变强迫幼儿进食的习惯,尽可能与幼儿共同进餐,营造和谐轻松的进餐氛围,也会激起幼儿的食欲。

--> 2022-08-09 1 1 黔东南日报 c195110.html 1 农村学前儿童饮食习惯调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