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湾水初级中学 程景才
《新课标》明确: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是众多老师一直愈发感到棘手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农村初中情况更甚。学生怕上作文课,词汇贫乏,表达结结巴巴,言不及义。直面学生作文中的诸多问题,总结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求索相应的对策,成了当下教师们的重大使命。
一、现状分析
(一)以应试为目的
多年来,在笔者认识的语文老师中,当谈及初中作文教学目的时,答案出乎意料的一致——考试。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功利的推动,老师们忘记了初衷,一味追求分数,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没有真正重视作文教学,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地启迪和训练,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做应付考试的标准化试题上,长此以往,势必使学生失去对写作的热情。笔者对九年级四个班百余名同学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不出意外的是“为考试而作文”者占89%。作文教学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转,已成为初中作文教学不争的事实。许多同学慨叹:“如果作文不考,我一辈子也不会去写作文。”
(二)脱离生活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没有活生生的生活,哪儿来打动读者的作品。学生生活单调,又缺少足够的课外阅读。农村中学生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不多,可供阅读书籍匮乏,既读不了万卷书,更行不了万里路,那么作文的现状可想而知。知识容量狭小,受到文学熏陶的东西太少,眼界自然狭小。一天到晚除了吃饭就是上课,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内容虚假化、意义空洞化。试想一个没有生活感知的中学生,怎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在一次“爱我家乡”的征文中,55篇作文,字数不到500字、内容胡编乱造的占74%。可见,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作文教学脱离了生活,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知识匮乏的家庭环境
父母的文化水平低也是造成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农村的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考一个较好的成绩,至于对孩子的语文水平,尤其是作文水平是不关注的和不懂得关注的。许多家长把课外阅读当作是看闲书,真正支持的很少,甚至严令禁止。无形当中,父母的态度又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重重一击。其次,由于父母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在作文方面的辅导也是力不从心的。
针对以上现状和原因,笔者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结合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二、对策
首先,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以考试为目的的作文教学是没有出路的。语文学科是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它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从升学教育中解脱出来,重视语言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平时在“遣词用句、语法规范、句序逻辑、语句衔接、表达方式”诸方面多加强训练。以提高公民语言素质为目的农村作文教学,应该成为当前作文教学的共识,否则,观念不转变,农村作文教学之路会越走越窄,走进了死胡同。
其次,必须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打铁者要自身硬,目前,农村初中有不少语文教师素质偏低,业务上过不了关,说话不流畅,学期总结写得不像样,更别说论文了。这样的语文教师怎能指导好学生写作?师资问题,在农村初中令人担忧。所以,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提高他们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指导水平,已然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
再次,拓宽作文教学环境。
由于客观条件制约农村中绝大多数缺乏应有的作文训练环境,再加上近乎空白的课外活动,使学生长期处于贫血的文化氛围中,写作源泉枯竭,写作热情窒息,“无米下锅”现象严重,因此,我们必须要更新教法,创设一种宽松、开放的作文环境,帮助他们解除作文兴趣不浓,把写作当成负担这个包袱的心态。我们可以开辟第二课堂,尽可能提供学生发表习作的园地,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一)与学生一起快乐体验
广泛阅读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语文老师应当教育学生了解向课外拓展的重要性,想方设法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在课内,老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有能力读懂课文和课外书,让他们学会学习。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老师再因势利导,适当点拨,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情感激发。同时,老师要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类图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写作时才不会有“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二)与学生一起快乐作文
“游泳教练”先下水。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可是有的农村语文教师真的做到了“不湿鞋”,这可实在不妙。如果游泳教练是只“旱鸭子”,那他还如何教别人游泳。老师要不断完善自我,还要“以身作则”动手写作。给学生最大的动力就是老师的“下水作文”,通过“下水”谈体会,谈生活,谈技法,谈学生作文时会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听了、看了,既是垂范,又是激励。
最后,笔者告诉我们亲爱的语文老师们:要潜心研究现代教学原理,及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切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可持续作文的能力。笔者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定会走出一条作文教学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