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炉山第二小学 杨昌武
如何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话题,其实是很老的话题了,笔者今天之所以“老生常谈”,是因为在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上有一些心得,在此与各位教育界同仁分享。
如何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教师要做好引导,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去解读数学的问题,课堂可适时穿插一些故事
想要课堂不死板,教师的语言引导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先对一个课堂的切入进行比对。
事例一:学习“+-×÷”的课堂,开始上课,我们就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是‘加减乘除’,请大家认真听……”
事例二:“各位同学,假如现在我手上有5个苹果,小明的手上有3个,那我们二人的苹果合在一起,有多少个?我的苹果比小明的又多几个呢?”
……
这两个课堂开场白,所指的大概都是一个意思,但是表达方式就明显不一样了,前一个比较常规,给人的感觉会很枯燥;后一个开场白,容易吸引人去关注、去思考。
这两个实力充分说明,一堂课生动与否,与教师的表达能力是一定关系的。数学课都是理论、公式,再加上数据例题等,如果教师不在语言表达上花点功夫,那一堂数学课很难生动起来,学生的兴趣就很难被调动。
作为数学教师,也要设法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要花些心思去备课,某堂课怎么切入,才能吊住学生的胃口,在哪里插入一个故事,才能让课堂生动……这些,在备课时都值得去研究一下。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从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笔者在长期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数学观察能力”。什么是数学观察能力,就是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也就起让学生知道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笔者曾经让学生去调查搜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事例,结果得出了很多答案:购物算账、车牌号、手机号、称重、房屋的高矮、土地面积的计算……结果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现象。
在我的倡导之下,学生逐步练就了数学的观察能力,他们能够敏感感觉到现实中的数学现象,努力做到将课堂学到的知识,拿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大大提升。
三、做好课堂的互动
要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好课堂互动,也是好办法。教师在反反复复地讲,学生在听,时间长了,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学生就会开小差,甚至打瞌睡。
所以,即便是很严肃的课堂,也不会不排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如果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呢?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设计好数学教学上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来回答,可以让一个学生回答,也可以让所有的学生一起回答,这样课堂的气氛就会变得非常活跃。
互动还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客串教师,对题目、问题进行解析,而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这样“交换角色”的互动,不仅活跃课堂,而且也会让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
以上是笔者一些粗浅的分享。总而言之,想要学生学好数学,前提就是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