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10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 凯里市第十五小学 陈 婷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重要学科。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促使学生思想品质得到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学生成为对社会负责的公民,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核心。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定位,决定了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而生活化教学方法有利于落实“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二)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生活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而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促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求的道德品质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为学生的长远学习发展提供保障。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要实现生活化的教学,必须先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这是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同时,充分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生活素材,并将其融入教学中,激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把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内容,通过学习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同时有效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讲“家中的安全与健康”时,教师可引入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安全问题。家里的玻璃水杯打碎了,用手捡可能割伤手指,要用笤帚清理干净;家里的插排不用了,应及时关闭电源;家里的窗户没有安装护栏,不能随意攀爬窗户等。通过这样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家里隐藏的安全隐患有什么,应当注意哪些安全防护措施,以保障家里安全。再如,在“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相关法律内容以及法律是如何保护我们等进行探讨交流,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全班都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交流中去。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把自己知道和了解的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分享和交流,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知识,使其了解更多的法律内容,如法律对我们的受教育权、财产权等进行的保护。法律还维护着我们的公共生活秩序、交通秩序等,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可以强化遵规守法的意识。教师再结合多媒体播放相关生活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所学内容,也能更好地把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法律法规意识,在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同时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活跃性,老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具有生活化气息的事例,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情景中感悟人生,增强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具体来说,老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教学情景的生活化,一定要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入手,投其所好,尽量选择与学生相关的人和事,并灵活地将事例和教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例如,在学习“我的环保小搭档”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情景导入的方式打开新的学习内容。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环境的现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出示课件,要求学生边看图片边进行思考,分别谈一谈是由什么现象或者人类的哪些不良行为导致地球环境恶劣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三、实践活动生活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及法律意识,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生活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走进并融入社会中去,才能强化学生的道德思想意识及法律意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去到敬老院、福利院开展体验活动,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热爱和珍惜生活,养成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调查、访问等方式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学习和了解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开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采访活动,了解不同的人所知道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了解更多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能锻炼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认识到法律在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作用, 从而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要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情境化、教学实践生活化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策略以实现课程生活化教学,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贴近实际生活。同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与法治观念。

--> 2022-08-10 1 1 黔东南日报 c195240.html 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