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栽麻镇中心幼儿园 何兴玲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优化幼儿语言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是就目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也不利于幼儿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获得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进行有益探索。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实施的主体不明确
现今,多数幼儿园开展语言教学活动时,都是由教师在说教,这对尚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不能理解理论知识。这样的语言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区。因为实践语言教学活动的开展,只有让幼儿阶段的孩子充分地参与其中,才能有效锻炼他们对语言的运用能力。由于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实施的主体不明确,大大降低了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
(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模糊
部分幼儿园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时,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模糊。许多教师为了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语言锻炼机会,开展了“综合型”的语言教育活动,试图以此来提高幼儿阶段孩子的语言综合能力。实际上,在这种模式下对幼儿阶段孩子开展语言知识学习活动难度很大,会降低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提升幼儿园语言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教师专业知识
针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幼儿教师应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是3~6 岁 的孩子,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教师只有拥有丰富的语言领域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帮助幼儿形成对语言的基本认知,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另一方面是语言领域与幼儿身心发展关系的知识。幼儿园大、中、 小班的幼儿,在经历过一段时期的语言教学活动后,言语能力、性格特征、行为举动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语言领域与幼儿身心发展关系的知识,在科学的指导下,对幼儿进行更好引导与教育。
(二)优化教学方法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注意力难以长时间维持,因此,如果教学方式太过单一,幼儿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分散注意力。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以讲故事为主的语言教学方式。幼儿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教师在进行的语言教学时,讲故事是首选方式。例如,可以是将一堂阅读活动课编成讲故事课,让幼儿扮演角色,从而表现这个故事的内容。二是运用“游戏”的教学方式。幼儿喜欢玩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是幼儿学习知识最好的途径。教师在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时可以融入一定的游戏形式,把玩和学结合在一起,让幼儿的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从而增强语言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三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结合起来,让文字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将语言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可以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掌握语言运用的方法,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三)以幼儿为本的评价和鼓励
教师要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给予评价和鼓励,充分认识每个幼儿都是特殊的个体,幼儿的智力、语言发展水平、思维特点等都存在差异,应结合每个幼儿的发展特征,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例如,对胆小、害羞的幼儿给予赞扬,增强其语言表达的信心,同时还应多鼓励其回答问题,从而帮助其积累语言表达的经验,使其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教师还可以给幼儿创造讨论的机会,让幼儿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样能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融入语言知识的学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当下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幼儿教师增强专业知识,优化教学方法,坚持以幼儿为本的评价原则,进一步提升幼儿语言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