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周泽雅 姚进忠
“我们用民族特色的锁针绣法把龙、凤、鱼绣在民族服饰上,代表着富贵祥和的美好祝福……”近日,走进黎平县龙形街道龙形社区“香绣花开传承工作室”,以侗族元素为主的侗绣服饰、挂图、披肩等产品琳琅满目、花样繁多,“90后”侗族服饰传承人钟香花正在给顾客介绍她的侗族手工艺品。
“从小我就跟着自己的母亲学习绣绣片、背带、枕头套、鞋垫、打花带……不仅妈妈会手工刺绣,我的外婆和外曾祖母也会。”钟香花说,她一家四代人对刺绣、织布、制作侗族服饰都颇有心得,刺绣的手艺一直传承至今。
2018年,钟香花享受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搬迁到龙形社区居住。2019年,她成立了家庭式工作坊,并对外发放绣片和回收绣片,带动4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
“侗绣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我们要用刺绣作品和侗族服饰展现我们的侗族文化。”为此,钟香花经常在开展侗绣培训、传授侗绣技艺之间奔走。
为把传统技艺传承好,钟香花把爱好当事业,在街道的政策扶持下,她于2021年9月成立了“香绣花开传承工作室”。为推广侗绣,钟香花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刺绣培训,带动群众传承民族手艺。
“我每天走路6分钟就能到工作室,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既能照顾家人还能挣到钱。”2021年,龙形社区搬迁群众杨月艳来到“香绣花开传承工作室”上班,通过在工作室免费学习培训,她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的愿望。
“我这工作室主要制作侗族盛装、刺绣饰品,如帽子、胸针、手包、背带、鞋子、室内摆件等。因为绣品的质量高、样式独特,所以市场广阔,大部分产品就近销售,省外也有市场,主要在集中在广东等地,也有很多产品远销台湾。”钟香花介绍。
工作之余,钟香花还组建了一支40人的文艺队(其中,侗族大歌20人、琵琶歌20人),文艺队在2019年黎平县“让世界听见黎平”才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丰富自己日常生活的同时,她的刺绣工艺也通过文艺队得到了广泛宣传。
“民族手工艺不仅带动群众就业,还拉动了织布、服饰销售等产业的发展。我们正着手‘侗绣+’发展模式,如‘侗绣+服饰’‘侗绣+旅游’……让侗绣产生无限的能量,惠及更多群众。”钟香花高兴地说。
如今,钟香花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带动近60名妇女就业,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带领群众走出一条“锦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