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11日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 黄平县谷陇镇第二小学 杨贵华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注重教学目标的设置

本文主要以二年级课文《坐井观天》《寒号鸟》和《妈妈睡了》为例进行介绍。《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带领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领悟小鸟和青蛙对话的内涵;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了解导致它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总结故事寓意。《寒号鸟》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脚、面”等10个生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造成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结局的原因,能说带“得”字的成语,能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妈妈睡了》需要认识“哄、先”等14个生字,会写“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能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能说出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感受睡梦中妈妈的温柔、美丽和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二、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井底之蛙》一课中,小鸟与青蛙对天到底有多大产生争论,小鸟认为天很大,漫无边际,而井底的青蛙却认为天只有井口般大小,它们各执其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青蛙一直生活在井底,每天只能望见井口大小的天空,长此以往,眼界受到局限,目光狭窄。而小鸟整日在蓝天中飞翔,眼界开阔,看到的天是无边无际的。文中出现了三组小鸟与青蛙的对话,第一组“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这是一个疑问句,在读到该句话时,要注意语调上扬,其中“哪儿”作为儿化音,也是此句话的中心词,阅读时要将其重点突出。教师在授课时,可引导学生找一找类似的对话,并总结对话内容。第一组对话交代了小鸟从哪里来,来干什么;第二组对话呈现了小鸟与青蛙发生争执;第三组对话中,青蛙仍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只能无奈地请青蛙自己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天到底有多大。通过对话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反问句,如何用疑问的句式来表达肯定观点的句子,通过学习可知道采用反问的形式加强语气,更能引起读者的深思。特别是在第三组对话中,青蛙和小鸟说话时都是面带微笑,但却拥有不同的含义,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它对小鸟所说的话持否定态度,认为自己是对的,并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而小鸟的笑表现了其对青蛙进行耐心、诚恳劝告无果后的无奈。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们不能目光短浅、固执己见,要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全面地看问题。

《寒号鸟》一文以时间顺序展开介绍,从“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到“寒冬腊月”。寒号鸟与喜鹊均生活于悬崖边,喜鹊勤劳踏实,目光长远,为安全度过冬季,喜鹊在大杨树上打窝,里面铺满枯草用于保暖,并一次次劝告寒号鸟搭建自己的巢穴,第一次劝寒号鸟时,喜鹊态度诚恳,心情很是着急,第二次劝寒号鸟时,相比于第一次,态度更加诚恳,更语重心长,心情比第一次更加着急。而寒号鸟却糊涂、懒惰、脾气暴躁、不听劝告,得过且过,最终冻死。寒号鸟的故事告诉我们,美好的生活是通过劳动创造来的,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目光短浅的人在灾难来临时必会付出惨重代价。

三、教学反思

《妈妈睡了》一文在教学中对朗读做了明确要求,教师通过让学生带着不同的任务进行朗读,从而达到有的放矢、声声传情的目的。同时,借助不同的朗读形式,将课文的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才刚刚起步,富有韵味的诵读是培养其思维及语文素养的重要训练形式。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富有情感的词语,如“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通过模仿“明亮的眼睛”,学生可以说出“美丽的眼睛”“漂亮的眼睛”“宝石似的眼睛”“水汪汪的眼睛”等。仿照“弯弯的眉毛”,借助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弯弯的月牙”“弯弯的小路”“弯弯的河流”“弯弯的彩虹”等。教师可通过联想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例如,在教授《妈妈睡了》一文时,教师可提出“想想妈妈还会干什么活?”来引导学生展开语言的运用,学生会回答:妈妈洗衣服;妈妈拖地;妈妈送我去上学;妈妈辅导我学习等。通过语言的训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展现出了文本本身的文化价值,在润物无声中对学生进行了学科德育教育。《寒号鸟》一课授课中,通过对喜鹊和寒号鸟的个性特征进行分析,学生得知寒号鸟不仅懒惰,而且对他人的劝告表现出了厌烦的态度。本文通过运用对比手法,叙述了寒号鸟和喜鹊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人物形象做具体介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深刻体会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 2022-08-1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5333.html 1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