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12日

三穗县:

鸭产业提质增效助力振兴乡村

本报讯 (通讯员 蒋鸿琪) 近日,笔者走进三穗县兴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的孵化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分拣种蛋。“再过去几个区域,我们就可以看到长大的鸭子了。”带领笔者参观车间的工人张美俊介绍道。

孵化车间、成鸭养殖、产品加工……在兴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里,基本上可以看完鸭子的“一生”。

三穗县是三穗鸭的泽源地和主产区,三穗鸭以其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觅食力强、耐粗放、肉质细嫩、味美鲜香而闻名海内外。但过去养鸭,一家一户零散养殖,不成规模,抗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低。

产业扶对头,致富有奔头。三穗县大力实施鸭产业提升行动,扶持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从单一养殖向生产、深加工、销售、物流融合方向转变,不仅生产麻鸭,还有深加工黄焖鸭、血浆鸭、咸鸭蛋等20多个产品,远销北京、广东、湖南等地,增加了产品附加值,生产效益明显提升。2021年,三穗鸭总出栏696.2万羽,综合产值10个亿。

既乘“政策”福利,又搭“电商”快车。

在三穗县瓦寨镇观音阁村的养鸭基地,两名带货主播正忙着现场直播,一旁工作人员备货、搬运、装车,一派繁忙。

“自从我们公司的鸭产品‘触网’后,一到节假日都得加班加点干。”工作人员金火菊说道。

笔者从三穗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了解到,不仅白条鸭、卤鸭、血浆鸭、盐水鸭等商品鸭在淘宝、拼多多和贝店等电商平台热卖,“水姑妈”咸鸭蛋、皮蛋等鸭蛋深加工产品也在网上热销。

为进一步扩大三穗鸭养殖,确保企业原料供应,实现群众增收,产业增效。三穗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模式”,结合农业产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1+5”政策,还建立了三穗鸭产业风险补偿机制,专项“三穗鸭产业贷”风险补偿资金。据悉,麻鸭产业的融合发展为群众提供了1700多个就业岗位,1.7万余户群众通过养鸭业增收,6367户脱贫户实现分红。

下一步,三穗县以抓种源、抓市场、抓品牌、引进投资主体并加强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养殖基地建设,在全县乡镇(街道)新建新型养殖基地2个以上,补齐鸭源蛋源紧张短板,努力打造西南蛋鸭养殖重点县和西南鸭蛋交易中心。

--> 2022-08-12 三穗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195386.html 1 鸭产业提质增效助力振兴乡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