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富球 杨再新 吴秋霞
黎平县双江镇平天村地处黎平县双江镇东南部,距离夏蓉高速公路双江出口站仅15公里、贵广高铁洛香出口站仅23公里。
俯瞰整个村庄,绿竹苍翠,稻花飘香;远山如黛,青色为裳;富民产业,生机盎然。
曾经,平天村班子不强、交通不便、产业落后,是典型的“后进村”;如今,村干坚强有力、公路纵横交错、产业兴旺发达,后劲十足。
“后进村”是如何变成“后劲村”的?
班子“大换血” 提升战斗力
要想山村富,必须建强党支部。平天村党支部书记吴珍祯把建强支部作为头等大事,与第一书记、驻村干部采取入户交流、微信联系、QQ交流等方式,向村里的年轻人介绍近几年村里的情况,诚邀共建美丽乡村。
村党支部副书记吴炳银是一名大学毕业返乡创业者,经镇村干部动员,他一边创业,一边处理村里的工作,在2021年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支部副书记。
在平天村,像吴炳银这样回村发展的大学毕业生不止一人。2021年党支部换届,成功推选1名“90后”支部委员、1名“90后”任村民委委员,党支部委员会5名委员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4名,平均年龄36岁。
为让新任村干尽快熟悉工作,村里推行“老带新+中带轻”传帮带机制,点对点送知识、手把手教业务、心连心做指导,让新进干部迅速成为治理村寨的“行家里手”。
端牢“致富碗” 壮大支柱产业
为壮大集体经济,帮助村民致富,平天村努力做大做强中药材何首乌产业。
“以前经验不足、规模小、产量低、没有销路,村民重种植、轻管理,重面积、轻技术。”村党支部书记吴珍祯说道。
为解决何首乌种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2018年4月组建村合作社,统一种植技术、管理销售等。
以“田间课堂”,带动村民掌握管理知识和种植技术;落实产业奖补、小额贷款、就业指导等各项惠民政策。推行“党建+产业+物流+网络”模式,仅2021年,销售额达100万余元,农户增收近1万元。
2004年,平天村自开始种植何首乌,至今已种植2200余亩,全村户均种植面积达6亩,按何首乌市场价4.2元/公斤,亩产1250公斤左右,亩产值达5200余元,预计为群众增收1140万元以上。
完善“交通网” 阡陌变通途
过去,交通一直是制约天平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脱贫攻坚政策扶持下,村“两委”积极申报通村、通组、串户路等公路硬化项目,“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公路建设遇到的困难,耐心开导被占用林地、田地的农户。
2018年5月,一条长6.5公里的通村公路竣工通车;2019年3月,另一条2.2公里通组公路竣工通车;2019年5月,串户路硬化实现全覆盖,硬化长度达9300余米,平天村从“水和泥的路”变成了水泥路。
如今,一条条公路如同盘旋在绿水青山间的巨龙,平天村群众正在这宽敞明亮的康庄大道上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进。
班子强了、交通好了、产业旺了,平天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联系人社、农业、林业等部门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带动村民发展林下经济,并探索养猪、养牛、蔬菜等多元绿色生态产业,以“生态+富民”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