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12日

小组合作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探析

○ 凯里市大风洞小学 吴 杰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深受传统理念的影响,这门课程并未受到充分重视。另外,在实际教学中,依旧有部分教师占据主体地位,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此情形下,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革新成了现阶段教师重点探究的课题。而就小组合作与生活化教学来说,正能够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使得教学出现更多的可能。因此,小组合作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一、合理划分小组,明确组内职责

要想通过小组合作实现生活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首要任务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具体来说,组员是生活化课堂的构建主体,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工,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任务。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时期,年龄较小,大多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极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难以长时间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对此,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在各个小组中挑选一名综合能力最强的学生,让其担任小组长,在明确学习任务后,为各个组员合理安排相应的任务,并且督促、协助组员完成任务。这样一来,才能够确保组员以积极的心态完成任务,而不是敷衍了事。在完成组内任务后,综合全员的想法、见解,最后再进行梳理、总结,为后续成果展示做好充分准备。

二、精选生活素材,激发合作兴趣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要想切实活跃生活化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探究之中,就应当注重生活化元素的设计与渗透。对此,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就应当结合具体教学的内容,精心挑选一些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的生活化元素,以此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使学生全身心融入合作教学之中,从而有效促进生活化课堂的构建。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放任学生,而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引导、帮助,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合作任务。此外,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教师也需要予以适当的赞扬和鼓励,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例如,在教学“我是小学生啦”中的“上学路上”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抛出引导性的疑问:“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睡过头了,马上就要迟到了,但是此时红灯亮了起来,你会怎么做呢?”“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几位小朋友在嬉笑打闹,如果你从旁边经过,你会怎么做呢?”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上述问题,并就个人的真实想法、见解展开表述。可以发现的是,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各个小组围绕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交流、讨论,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上述问题的解答。接着,教师给各个小组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让各组派出一位代表展示本组成果。最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予以对应的点评、指导,使学生获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日常生活较为常见的事例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以此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让学生就此进行高效的学习、探究,从而在探究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答案,明白不安全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开展生活实践,加强合作反思

教学反思是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着整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这点也是不例外的。然而就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环节来看,依旧存在着一个这样的现象,即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小结,学生则在座位上被动地接受。在新时期下,教师可以尝试对教学反思的方式进行革新,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合作反思、总结,找出个人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不足进行改正,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自我发展。例如,在教学“我爱我家”中的“让我自己来整理”这部分知识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我是叠衣小能手”为主题的生活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实践活动:各个组员排成一列,以接力赛的形式叠衣物,只有第一个组员叠好一件衣物,第二个组员才可以开始叠衣物,以此类推,最快叠完衣物的小组获得胜利。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实现了教学反思方式的革新,还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融入实践活动中,并且回忆现实生活,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四、结束语

小组合作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是深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有力举措,更是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推动学生全方位提升的必由之举,其重要价值不容小觑。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到小组合作与生活化教学融合的重要价值,并且找出二者的契合点,真正将其落到实处,以此实现高质量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具体来说,可以从合理划分小组,明确组内职责;精选生活素材,激发合作兴趣;开展生活实践,加强合作反思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化环境下收获丰富新知、技能,为未来学习和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2022-08-12 1 1 黔东南日报 c195400.html 1 小组合作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探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