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旁海中学 龙廷香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知识的理解有限,此外历史科目因为其年代久远,朝代众多,知识点繁杂,学生的自我整合能力有限,这就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新时期的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同时还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缺乏活力
初中历史在教材安排上,涉及多个时代的内容,其教学任务主要集中在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年代、时间和事件脉络。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就会导致学生昏昏欲睡,激发不了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降低。
(二)历史教师对高效课堂认识不足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高效课堂的理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开展都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行为突出,缺乏构建高效课堂的学习氛围。
二、提高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巧用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做好课前导入环节是构建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教师要先做好对学生认知兴趣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导入模式的选择,让学生可以在符合他们认知兴趣的状态之下与教师进行互动,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进行历史知识的探究性学习。例如,在进行《抗美援朝》的教学时,教师以往的课前导入多以“黄继光”“邱少云”的故事为导入。对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熟知,如今教师还用他们的事迹进行导入,学生的状态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教师选择在课前为他们播放电影《金刚川》的片段,让他们通过最直接的方式,了解在美国侵略者的狂轰滥炸下,志愿军战士为了达成战略任务,用鲜血和生命架起一座桥的英勇壮举,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就可以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二)改变教育观念,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能够丰富课堂知识,开阔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首先,运用多媒体设备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教学框架,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情境,加深其对历史知 识的掌握程度。其次,多媒体技术能够让课堂与生活联系得更加密切,切实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有关“五四运动”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收集当时的视频、图片或者音频,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环境的紧迫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有效避免了过去教师传统讲述历史知识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创设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对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来说极为重要。在课堂中,教师将一些历史事件通过表演、游戏等形式表现出来,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参与感,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在此教学情境当中获得新的历史知识,提高其历史素养。例如,在学习有关于皇帝的治理措施内容时,可以选择部分学生分别扮演大臣或者皇上,在自行理解教材知识之后进行现场表演,并组织开展关于当时社会背景、经济条件、政策实施情况等背景知识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最后,教师要对表演过程做出积极评价,鼓励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四)结合历史地图,培养时空观念
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相比于枯燥的文字,更加喜欢阅读图片信息。历史教材中具有大量的地图以及图片,教师可以适当结合历史地图进行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核心素养。例如,在讲述《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地图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图,让学生体会张骞出使西域遇到的重重困难,理解其行动被称为“凿空”的深刻含义。教师还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为何张骞在公元前 119 年第二次出使西域时相比第一次要容易一些?”引导学生关注同时期的其他事件。学生通过阅读很快得出在公元前 119 年卫青、霍去病指挥漠北战役,基本解除了匈奴的威胁,所以相比第一次容易一些。时空穿越到了现代,“丝路精神”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教师可以补充“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突出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注重课堂测评,巩固所学知识
为了避免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不扎实的情况出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评或者课后作业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可以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达到加深巩固的目的。例如,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简述本课堂的知识,通过个别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补充,为全体学生加深对本堂课知识点的印象,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科学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知和了解历史,从而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让他们在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科学的历史观念,真正意义上实现初中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