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八开镇和平小学 昆红美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新教材的基础之上,识字教学不仅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教学的难点,更是教师探索生动有趣的识字课堂,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提升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有其特殊性,需要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式,采用自主识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识字学习中拥有良好的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目前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识字教学方法进行了不断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归纳出了很多识字的方法,形成了各自的见解。但纵观这些方法和实际教学中反映的情况,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还没有被教师调动起来,教师片面地追求识字量的提高,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生字就很茫然,导致学生的识字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虽然在识字教学中付出了很多实践精力,但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和质量还不高,错别字现象普遍存在。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意识的策略
(一)在自主识字中用好图片教学
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更善于记忆,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这个特点,将“字”向“图” 转换,提升学生的识字记忆效率。比如,在学习“好”“尖”“歪”等结构组合明显的字时,教师可以对这些生字的结构进行分析,并且用形象的图画与生字相结合,从而提升这些生字的形象度。如,教师将“好”字拆分,画一幅“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手拉手”的图画,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好朋友,学生就可以联系到生字“好”的写法和含义了,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记忆并掌握“好”字;当教师向学生讲述“尖”这个生字时,可以将“尖”字转化为“一个锥子型铅笔头”的图画,然后将“尖”字写入这个锥子型铅笔头上,让学生观察这个锥子型的铅笔头,直观地感受就是“尖尖的”。这时,教师再对这个锥子型铅笔头进行描述“上边小,下边大”,从而让学生快速地对“尖”字的写法和结构准确把握。我国的汉字大多数是象形文字,特别对小学低年级教材来说,将这些象形文字向图画转化是比较简单的,有很多生字都可以用简单的图画来展示出来,这样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识字效率。
(二)在自主识字中应用趣味性游戏
“双减”教育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但是,在自主识字学习过程中,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完成语文课程中识字学习任务,往往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识字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这些生字进行巩固学习,这样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开展趣味性识字游戏活动,营造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环境。比如,可以进行猜字谜游戏,向学生发问“守门员,打一字(闪)”“杏树颠倒栽,打一字(呆)”“一千零一夜, 打一字(歼)”“七十二小时,打一字(晶)”“一笔一横长,一撇飘南洋,两棵老古树,生在岩石上。打一字(磨)”等等,然后再让学生对这些字谜进行探索和思考,这样也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汉字的记忆。
(三)编制故事促进学生掌握汉字
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生字时可以采取根据汉字内容编制故事情节,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汉字的认知。比如在教学“合”字时,教师先抛出谜语:“一人一口”,让学生猜一猜,揭示谜底后,再告诉学生:“关于这个字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这时,孩子都瞪大了惊奇的眼睛,十分专心地听着。紧接着教师讲故事:三国时,魏国丞相曹操的部下有一位非常聪明的人叫杨修。一天,曹操与群臣一起商议国事,有人送来一块大点心。看到鲜美的点心大家都想尝尝,可又不知曹操意下如何。只见曹操微微一笑,提笔写了一个“合”字。杨修一见很快会意了,拿起点心吃了一块。聪明的孩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加深了对汉字的印象。
(四)丰富识字途径,培养学生“我会学”
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利用生活的广阔资源,不断地拓宽识字的途径,养成学生自主识字的好习惯。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像学校的墙壁文化、校训、班牌等进行自主识字;可以利用街道的店铺名称、指示牌、广告等自主识字;还有在看电视时屏幕上的字、节目的名称等都可以丰富学生的识字。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小学生最喜爱看漫画书、故事书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这样既可以巩固识字的效果,又能促进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使识字与阅读相互促进。
总之,小学生是系统学习语文知识的初始阶段,这个阶 段让学生高效完成识字学习目标至关重要,也是保障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效果的基础。所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应用自主识字方法,结合学生的识字学习需求,在自主识字方法上积极探索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活泼、有趣的自主识字教学活动,助力学生高效完成识字学习任务,为进一步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