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玲 通讯员 张颖萍) “支教路上,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这是贵州大学指南针志愿者协会队长梁敖在台江县方召镇交汪苗寨支教期间的感言。指导学生完成学业、传递爱心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树立起良好卫生意识……这也是贵州大学指南针志愿者协会研究生支教团在交汪苗寨支教期间的一个个生动故事。
贵州大学指南针志愿者协会是一个为贵州省留守儿童提供支教服务的社团组织。协会成立以来,已在黔东南州黎平县开展了长达16年的支教行动。从2022年开始,台江县交汪小学新被列为该协会支教点。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9名支教队员几经辗转,来到台江县交汪村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与当地学校结下了深厚情谊。
台江县方召镇交汪苗寨,位于县城的东南面,距县城四十多分钟车程,全村925户4568人。
在支教的过程中,支教团队了解到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们的日常起居都交由爷爷奶奶来照顾。团队成员们在课余时间陪伴着孩子,如陪孩子们说说心里话,为孩子们梳理头发,陪孩子们玩耍等,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内,让他们感受到些许温暖。
为了让孩子们树立起良好的卫生意识,团队组织开展了安全教育课和班会课,在课堂中告诉孩子们如厕后需要洗手,并在每个班级的讲桌上放置卫生纸,以便孩子们使用。
除了支教活动外,团队还积极地帮助村里面建设篮球场、打扫乡间的卫生,开展家访调研等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给他们的人生一点启发,同时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交汪村的发展,积极地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之中来。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三餐,团队联系到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的爱心人士,为孩子们捐献了牛奶24箱;为了让孩子们穿上干净的衣服,团队成员联系家乡的爱心群体,为孩子们募捐了新衣物;为了让孩子们穿上完整且无破损的鞋,团队成员联系到河北省邢台一中道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从学前班到五年级的孩子募捐了新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