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13日

江古红楼

□ 肖春良

在镇远江古集镇的核心区,有一栋青砖青瓦、坐西朝东、占地二百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它就是江古镇政府的办公楼。

1914年,作为民国时期江古第一任行政领导人的舒文信,邀约社会贤达数十人集资,并聘请当时黔东的地理名师肖经铨亲自操盘,建起这栋砖木结构,六个开间,一楼一底的楼房。它不仅是民国初年到蒋家王朝覆灭,江古国民党历届政府的办公场所,而且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古镇人民政府的行政中心,毫不夸张地说,它可能是全国绝无仅有古旧的政府办公楼了。

不要小看这栋办公楼!

1924年秋,贺龙将军来江古给他的副官长秦光远的母亲祝寿,借机在江古招兵一个连,并在此训过话。还把自己心爱的大刀亲自授予他刚结识不久的好友肖经易(大刀现在尚存),嘱咐他跟随秦光远带领这些子弟兵奔赴北伐及南昌起义的战场,为中国革命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5年初,二六军团一部曾打下这栋大楼,还住了一宿。期间,发生一件事,这天逢场,屠夫肖春衡刚杀好一头猪摆在案板上。忽然枪声大作,人们都纷纷逃到附近的山林里藏起来。肖春衡也不例外,一躲进丛林里就唉声叹气:这头猪算是白赔了!待到中午,外面平静下来,肖春衡斗胆溜回摊位边。他惊奇地发现,猪肉只少了一半,另一半下面还放着三块银圆。他是个实在人,一头猪就一元钱,那半边猪肉值不了这么多钱。他怕当兵的反应过来找他麻烦,还不如自己去找他们的长官,把多余的钱退回去。一个小战士把他带到一个瘦高个中年人面前:“这是我们营长,你有事跟营长说吧。”“我姓杨,就叫我老杨吧。”“杨营长,你们给的钱多了,我把多余的钱退给你们。”说着去摸自己的荷包。“我们是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杨营长连忙制止他,“你不在,我们就把你的猪肉煮来吃了,实在对不起,这多余的钱请你收下,就算我们给你赔不是了。”肖春衡非常感动,下午,他亲自下厨,把剩下的猪肉全煮了,请红军吃饭。第二天一早,红军要出发了,杨营长又找到肖春衡,十分信任地把攻占江古腿部负伤的排长谢老满交给他。江古街有个小商贩叫谢老木,湖南人,肖春衡与他的交情不错。听谢老满的口音与谢老木的口音相似,他立马去和谢老木协商,谎称是自己的叔伯兄弟,掩人耳目,在此养好伤,直至解放才离去。

1950年春,镇远惯匪魏德茂与岑巩惯匪张老海狼狈为奸,突袭江古红色政权,将正在江古指导工作的县长王佐光等十四人的工作队团团围在这里。肖家寨的民兵与工作队一道,与二百多土匪生死战斗一天,后在解放军的支援下,击毙众多匪徒及一名重要匪首,成功掩护王县长等人突出重围。痛心的是,江古乡长郭连考,工作员郑彪,县委通讯员刘文生三位同志,却血洒江古,永远长眠在这片土地上……

从这栋大楼走出去的有,八一南昌起义的著名将领秦光远,老山战役的孤胆英雄、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陈洪远,乡村名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代会代表黄镇琼等,还有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比如抗日战争时期淞沪战役的八百勇士之一的秦义远,解放战争的烈士陈应彰,抗美援朝的烈士龙向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烈士肖成信、吴佐银,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烈士陈胜奇、汤黔龙以及郭连考、郑彪、刘文生三位外省籍烈士,是他们用鲜血染红了这栋大楼,使它真正成为江古名副其实的一代红楼!

走近红楼,我们仿佛又听到贺龙将军铿锵有力的军令声,红军胜利的欢呼声,烈士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声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角声……

--> 2022-08-1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5531.html 1 江古红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