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明渊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蔡伦发明造纸,从古代流传至今,人所共知。
现在已进入科技时代,全世界的造纸业早已用机器生产,原始的手工造纸几乎已绝迹,只有个别偏僻的地方还沿用古老方法造纸。
年轻时我就离开家乡到外省工作、生活,至今已半个多世纪,说来惭愧,我是近些年才知道家乡就有一个古法造纸的地方,而且闻名遐迩,就是贵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
我觉得这是一件新鲜事,乘回乡探亲之际,驱车去石桥参观。
石桥村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村寨,因有一座天然石拱桥连接河两岸而得名。造纸作坊就在天然石桥五十米距离对面大岩脚石壁下。石壁宽约一百米,高约八十米,石壁前倾,似一堵从山体斜伸出去的档墙,能遮风避雨,是一座天然的造纸厂房。里面有一条清澈的泉水流过,是造纸最好的水力资源。据悉,解放前有纸槽 四十多架,今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专家考证,石桥白皮纸制作工艺具有唐代造纸术风格。
白皮纸俗称宣纸。石桥村苗族先民借鉴汉族造纸技术,利用当地丰富的构树皮、杉根作原料制作白皮纸。《后汉书·蔡伦传》载:“用树肤、麻头、敝布、渔网以为纸”。树肤即树皮,也就是构树皮。明代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载:“蜀人以麻、闽人以竹、海人以苔、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
苗族历史上长期居住在楚地,楮树俗称构树,当地叫构皮麻,南方人叫构皮。构皮柔相如麻,是石桥村造纸的主要原料。这种构皮我小时曾从树林中剥来搓扭成绳抽打陀螺,其结实程度与麻绳无异,因此我对这种原料并不陌生。
我们乘车沿着乡村公路行驶,到了石桥村边停住。下了车就看见村当头一家人正在忙碌着造纸,我们走进去参观,这家人看来造纸的规模比较大,男女好几个人都在集中精力操作造纸流程。一个叫王兴武的中年人热情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介绍造纸所用的原料和造纸的各道工序。
他说,主要原料是构皮和杉根,用得较多的是构皮,这种树皮韧性强,造成纸易吸水,是绘画和写毛笔字最好的纸张,俗称“篾纸”。这种纸我小时读书用过,不易破碎,撕一片搓成绳可装订作业本,写成字帖可存放上百年不朽。这种篾纸今天的市场上已少见。
我问王兴武:“构皮造纸固然好,但用量太多原料能供得上吗?”
王兴武说:“这里山上构树很多,也长得快,隔年就可以剥皮了。”
据介绍,构皮造纸需经十多道工序,首先将构皮用水沤,然后用石灰泡,再煮烂,而后用地灰蒸、漂洗、碓春、装袋洗、打槽、抄纸、压纸、晒纸、揭纸等流程。工序太多,而且每道工序都不是同时操作,因此我们不可能对每道工序都亲眼看见,只能参观眼前正在操作的抄纸。
抄纸是将煮烂如米汤的纸浆盛入一个长方形的水泥缸内,然后用一个长方形的筛盘(筛盘底用细竹签或尼龙丝编制,便于滤水),倾斜从一边插入缸内舀起纸浆,然后端平晃荡几下,把纸浆摊平匀称糊住筛底,停几秒钟滤水后,又将筛盘倾斜插入缸内舀纸浆…… 将筛盘舀纸浆摊平反复四至八次后,就见筛底盘糊起一层纸浆,然后端平停上一两分钟滤水,就抬出来倒在一块干净平整的水泥板上,接着再去舀纸浆……就这样一张盖一张,叠成一摞有书本般厚,然后剥离出来拿去晒,晒干后再一张一张揭开。
我不解地问:“这一张张潮湿的纸摞在一起,会不会粘成一饼?”
抄纸人说:“不会”。
我又问:“如果没有太阳晒,纸不干怎么办?”抄纸人说:“不干就贴在墙上晾。”
我如在迷雾中,就请王兴武领我们去看。只见一堵水泥墙上贴满了晾水的厚摞纸,像吸铁石般粘在墙上,居然没有一摞掉下来。我很奇怪,就问王兴武:“这么一摞潮湿的纸很重,贴在墙上怎么会不掉下来呢?”“不会掉。”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说:“人要经常去看,稍干一些就剥离出来,使垒叠的纸薄一些才干得快。干了就一张张揭开。”
为了使潮湿的纸干得快些,晾纸墙用砖砌成空心墙,在墙头一端下面留有洞,用来生火烧柴烘烤墙发热烤纸。墙两边均可晾纸。
王兴武领我们到楼上参观造好的纸。好家伙!整个楼层的空间都堆满了纸,简直是个纸库!一摞摞堆码在一起,有薄纸也有厚纸,有的篇幅宽,有的篇幅窄,各种型号都有。颜色有红、黄、蓝、白、棕等。还有一种白纸,里面压上树叶或花疋一草,像一皮花布。
我问:“这些纸怎么会有这么多颜色?这些颜色是怎样染上去的?”
王兴武说:“颜色是用各种植物颜料染的,需要什么颜色就在纸浆里放什么颜料,抄出来的纸就有色。比如白纸就放漂白粉。”接着又说:“各种有色纸有各种用途,就看买家的需要了。”
我又问:“这些纸有薄有厚,是怎么生产的?”
王兴武说:“这个很简单,厚纸在抄纸时多舀几道纸浆,薄纸就少舀几道纸浆就成了。”他还介绍,他们生产的纸有宣纸,也有萱纸,萱纸是彩色纸,宣纸是用来画图画,吸水快,北京的“王宝斋”商店和上海都有人来向他们购货。
他们还用自己生产的纸制作相册。这种相册看上去很朴素,甚至有些土气,但比市场销售的精美相册实用;市场销售的相册是用玻璃纸做的,把照片夹在玻璃纸套内,时间长了玻璃纸会粘在照片上取不下来。他们制作的相册是篾纸做的,韧性强,照片有多大,只需要把照片放在相册内比划以下,用刮胡刀在四角划开一道小口子,把照片四角卡进去就行了。刀口不易撕烂,照片不会掉下来,也方便取出。
石桥村苗族人几乎家家都用古老的办法造纸,纸制品有白皮纸(宣纸)和彩色纸(萱纸),其中的彩色纸分为云龙纸、凸凹纸、皱褶纸、压平纸、花草纸、麻丝纸六大系列。由于白皮纸靠手工操作,工艺细腻,纸质优良,具有柔韧性、光泽性好,吸水性强等特点,深受国内外顾客青睐,产品远销到西欧、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
石桥村苗族人对古代造纸发明人蔡伦十分尊敬和崇拜,每年都要择吉日举行盛大活动祭祀蔡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