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13日

香炉山情怀

□ 杨光新

农历六月十九,是凯里香炉山爬山节。今年的爬山节增加了香炉山首届山地登山赛活动,起点在滨江大道香炉山南城门,来自全州各地山地登山爱好者云集南城门,热闹非凡。

香炉山位于凯里城区西北十五公里,海拔一千二百余米,是苗岭著名的山峰,有“黔阳第一山”之称。因四面石崖绝壁,形如香炉,故名香炉山。我曾五次登上香炉山,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爬香炉山是1975年农历六月十九爬山节,那年高中毕业,几个高中同学邀约一起沿着凯炉砂石公路步行去爬香炉山。那时候,年少气盛,走到“九十九蹬坎”前面,同学们比赛跑上“南天门”。登上山顶,征服大自然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远眺凯里山城依稀可见,欣喜若狂地感受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第二次爬香炉山是1989年农历六月十九爬山节,我陪同一位市领导考察开发香炉山旅游。位于香炉山半山腰的“城门洞”断垣残壁,明朝古城基址依稀可见,据当地导游介绍,昔日的“城隍庙”“山神庙”“魁星点斗阁”“香炉塔”“观音洞”“古城墙”已经荡然无存。只有清朝光绪七年(1884年)立的“黔阳第一山”青石碑完好无损。

经过导游的沿途讲解,我对香炉山的人文历史有了深刻的印象。那位市领导看见“九十九磴坎”至“南天门”路段年久失修,毁坏较多,决定拨专款维修。石级用细钻条石,两边并设铁栏杆供游客上下攀扶。

第三次爬香炉山是2016年9月24日,单位工会组织职工爬香炉山。我年纪最大,走在爬山队伍后面,边登山边用手机照相——遗憾前两次登香炉山由于条件有限,没有照相纪念。前两次登山,只到上顶的东面和北面。这次登山,山顶南面被游客走出了一条羊肠小道,我和同事走到最南面,远望万潮镇工业园区一排排厂房欣欣向荣。俯瞰凯里山城,有不少高楼大厦,感觉拉近了距离。中午,在香炉山村民开的“农家乐”吃狗肉、土鸡。狗肉的醇香,土鸡肉的鲜美,记忆犹新。回到家后,把登山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获得几十个点赞。

第四次爬香炉山是2020年8月8日,适逢农历六月十九爬山节。五月中旬,我办理了退休手续,进入了退休老人行列。一大早,我和夫人乘坐凯里至炉山镇201公交车去爬香炉山。光阴似箭岁月如梭,遥想四十五年前下乡当知青时,乘坐客运班车去炉山,山高路陡、蜿蜒崎岖。如今,柏油大道平坦路宽,沿途村镇设立公交车站,凯里到炉山的高速公路高山变通途。山川巨变,恍若隔世。

从香炉山虎庄村西坡爬到香炉山村,乡镇干部为了疫情防控和游客安全,守在登山口不让游客爬香炉山顶峰。我和夫人决定沿着下山的村组水泥道路从香炉山南城门方向走下山,没想到走到半山坡时水泥路断了,我们沿着崎岖宁静的羊肠小道走了几十分钟才到达山腰的盐井村才有砂石道路。在香炉山深沟里,有一条小溪沟,溪水清澈,风景秀丽。走了两个半小时才下到香炉山南城门。这次爬香炉山,从西坡到东坡,用脚步丈量一回了香炉山。

赋诗一首:“凯城西边香炉山,巍峨雄壮气宇寰;六月十九爬山节,秋高气爽山花漫。十五少年初登山,瞬间甲子银发冠。人生易老天难老,笑看夕阳心坦然。”

第五次爬香炉山,是今年六月十九凯里香炉山爬山节。农历“入伏”第二天,特别炎热。为了躲避炎热,我和夫人六点半就网约滴滴车去爬香炉山。到达香炉山村,道路两边架起了煮狗肉的一口口大锅,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在香炉山登顶路口,垒砌六米高巨石上写有红色的毛泽东草书体“香炉山”大字。

2018年,作为全省第十三届旅发大会凯里市重点建设项目,香炉山旅游景区规划十二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苗人圣山。规划建设香炉山南城门、苗王古城、南迁博物馆、山顶核心区、景区内部道路。

从登山顶入口到山顶的青石道路已经修建好,沿途还修建了许多景点。山顶的环山旅游步道已经修好,我们首次沿着环山步道由南到北漫步一圈,微风习习,怪石林立,环山俯瞰,风景如画。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凯里山城高楼林立,近在咫尺,群山连绵,云雾缭绕,苗人圣山,人间仙境。

如果你是凯里人,不到香炉山顶非好汉。

--> 2022-08-1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5533.html 1 香炉山情怀 /enpproperty-->